关于猴痘的一些科普知识

沈敏医生 发布于2023-07-11 20:26 阅读量3545

本文由沈敏原创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既往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全球有多个非流行国家发现了猴痘病例,并出现人际间传播。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地报告猴痘病例。主要传染源有哪些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冈比亚袋鼠等)、灵长类动物(猴、黑猩猩等)和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目前认为病例出现症状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前具有传染性。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猴痘主要感染途径:

01 :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02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患者的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孕妇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婴儿。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存在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脑炎、支气管肺炎、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其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自限性疾病是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够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靠自身免疫就可能痊愈的疾病。例如大家最为熟悉的感冒,水痘就属于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治疗,及时的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传染性。对于免疫力低下者而言,即便是自限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也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如何辨别猴痘皮疹:

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呈离心性分布,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直径约0.5-1厘米,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可遗留红斑、色素沉着或瘢痕。

公众如何预防猴痘:

目前猴痘的人际间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男男性行为者要避免高危性行为,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发生亲密接触。若出现不明原因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可疑症状,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尽快落实诊断治疗。 出入境人员要密切关注猴痘疫情信息。前往猴痘疫情流行地区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直接接触当地野生动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水或手消毒剂清洁、消毒双手。

(如有以上不适症状,请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人发热门诊就诊。)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健康160 #医学科普 #猴痘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