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中医的体质分类,人的体质可分为九大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湿热体质是广东地区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因为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湿热弥漫,加上岭南地区人们平素喜食肥甘厚腻、煎炸卤物、生冷海鲜、凉茶等,伤及脾胃而生内湿,内外湿邪相合则日久成病。
一、什么是湿热体质呢?
湿热质是因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头发油多,脱发,面部油腻,面色发黄或发暗,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口臭,口疮,汗味重,体味大,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大便异味大,臭秽难闻,小便短黄,小便馊味,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白带多,白带黄,外阴瘙痒,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形体中等或偏瘦,容易心烦急躁,易生疮、黄疸、小便痛等病,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二、湿热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1)环境因素: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生活在湿热大环境中的人,最易感受湿热质邪气。
(2)饮食因素:长期进食进食煎炸、油腻、滋腻之物容易形体湿热体质。比如酒类(尤其是黄酒、葡萄酒、啤酒)、煎炸油腻食物、湿热水果(榴莲、芒果、菠萝、荔枝、龙眼、葡萄、红枣、香蕉等)、湿热食物(糯米、客家米酒煲鸡、米酒糟、甜品、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等。
(3)生活习惯:长期抽烟、熬夜、精神压抑、进食滋补品。
三、湿热体质易患哪些疾病?
湿热体质易生脂溢性脱发、痤疮、慢性咽炎、汗病、口腔溃疡、淋证、泌尿道感染、带下病、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皮肤疮疡、皮癣、脚癣、体癣、黄疸、肝炎、高血脂。这种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出现筋骨肌肉的疲劳,易腰酸背痛、浑身疼的难受、身体沉重、头目昏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焦虑抑郁等亚健康的表现。
四、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湿热体质?
可以来宝安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进行体质辨识!
五、如何“祛湿气、除热气”呢?
我科独创的肝肾脾胃养护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中医体检的经络检测、体质辨识和红外热像技术,通过点穴、微针、灸疗、刮疗、中药、拔罐、药熨、药棒、药贴、药膳、药茶饮等中医传统疗法,配合温灸器、熏蒸、电磁波、微波、干涉波、低周波、经络导平、超激光等现代发展疗法,根据临床个体需求,辨证组合成养护套餐,以清热除湿,健脾养胃,调补肝肾,荣(濡)养筋骨,培元固本,防病健体,益寿延年的一种健康调养方法。
(1)、一种特色的中医外治方法:肝肾脾胃养护法
①毛刺
②点穴
③刮疗
④罐疗
⑤熨疗
⑥灸疗
(2)、一款健脾祛湿的药膳汤料:健脾祛湿汤
药物选择:五指毛桃、薏苡仁、莲子、茯苓、赤小豆、淮山药、泽泻、白茅根、猪苓、车前子、葛根、枳壳、绿豆、冬瓜仁、银花、桑叶、芦根等。
(3)、一种清热祛湿的药茶泡饮:清热祛湿茶
【组成】荷叶、桑叶、菊花、扁豆花等。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升清降浊,适用于清热内蕴,清阳不升症,如头昏、口腔溃疡、脘腹胀满等病症。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日2次。
【煎煮方法】每次1-2包,加水300-600ml,煮沸15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