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患者:自己真的与酒无缘了吗?

许明清医生 发布于2022-01-21 16:15 阅读量47

本文由许明清原创

类风湿主要症状表现为对称性的手、腕、足等多处关节的肿痛,患者往往还会伴有乏力、低热、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状。其中疼痛是类风湿最为主要的症状,即便对病情进行了最佳控制,但疼痛症状仍有出现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讲,喝酒会不会导致其情况的严重呢?具体表现在哪呢?



01

酒精会加重药物副作用

类风湿患者在规范治疗时难免会用到一些药物辅助治疗,而酒精容易加重药物的副作用,使患者更容易引起胃出血和溃疡。


02

干扰医生诊疗

同时,如果喝酒的时候又恰巧服用了类风湿药物,也会导致医生对我们自身耐药性的评估出现偏差,如果刚好增加肝酶,可能就很难判断出肝酶的增加是因为类风湿药物还是酒精导致。这使得医生容易对我们的个体化治疗产生错误的评估,也会影响到病情的恢复情况。



03

骨质疏松概率增加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类风湿患者来说,酒精会降低骨密度,过量饮酒也会破坏骨骼的强度,从而破坏骨骼组织的分解和重建。并且有研究表明,患有类风湿的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更大,酒精的摄入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


04

其他不良影响

不少类风湿患者同时患有纤维肌痛。在晚上饮酒可能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加重纤维肌痛的症状如疲劳和疼痛。如果使用辅助睡眠的处方药物,最好今后避免饮酒,因为二者之间有潜在的相互作用。



并且综上所述,其实类风湿患者并不是滴酒都不能沾,还是可以在一些需要喝酒的场合中喝上一杯的,但一定要少,几次就足够了。如果一定要喝,也需要征求自己主治医生的意见,确保自身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并且未服用酒精加重副反应的药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