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由于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从而引起关节炎、皮肤病变及肾脏损害等。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和痛风期,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通常来说,痛风更亲睐于足趾,但这并不意味痛风只发作于足趾,临床上手痛风、肘痛风等上肢关节发作痛风也并不少见。
痛风为什么偏爱于足趾?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痛风发病需要尿酸盐晶体析出并沉积于关节,而关节局部的温度、血容量、血液流速都是影响尿酸盐晶体析出与沉积的重要因素。足趾表面温度低,而低温有利于尿酸盐晶体的析出,且跖趾关节属于小关节,局部血管细小,血液流速慢,作为溶质的尿酸盐晶体更容易发生过饱和反应而析出沉积在局部。
当然,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因手痛风、肘痛风去医院就诊。这部分患者多病史长久,可达数十年以上,急性痛风频繁发作,多伴有显著痛风石。这部分患者体内的尿酸盐晶体持续性析出并沉积于关节,当足趾、足踝等下肢关节已经被尿酸盐晶体“充满”时,不断析出的尿酸盐晶体只能源源不断地沉积在手、肘,甚至肩等上肢关节,导致手痛风、肘痛风发作。所以手痛风、肘痛风的出现是病情加重、血尿酸水平持续居高不下的现象。
怎么治疗手痛风、肘痛风?
与足痛风一样,患者手痛风、肘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及早就医,尽早服用消炎止痛药。待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后,患者必须接受系统规范的降尿酸治疗,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伴有显著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更要控制在300μmol/L以下。
所以其实痛风不仅会高发于足趾关节,手部、肘部也都是痛风的高发部位,如果痛风患者发现自己出现了手痛风、肘痛风,一定要尽早去专科医院规范治疗、及时控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