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好转了吗?来看看这6个临床缓解标准!

魏琳琳医生 发布于2021-11-08 15:20 阅读量233

本文由魏琳琳原创

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引起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一些患者通过药物或者是物理办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节不适。


同时,随着气温的上升,原来因为寒冷而加重的关节病症,现在也感觉缓解了很多。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就能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好转了呢?



临床上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缓解是有一个标准的,只要达标了,那么就可以判断类风湿病情缓解,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6个临床缓解标准


类风湿临床缓解判断标准


☑ 晨僵时间低于 15 分钟;

☑ 无疲劳感;

☑无关节疼痛;

☑无关节压痛或活动时无关节痛;

☑无关节或腱鞘肿胀;

☑红细胞沉降率,女性 < 30 mm/h,男性 < 30 mm/h。


符合以上 6 项中 5 项以上并至少连续 2 个月,则可以考虑已经为临床缓解。



类风湿症状缓解后不能自行停止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规范、系统的治疗下都能达到临床缓解,且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必须坚持规范治疗。即使没有关节症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万万不能自行停药,否则容易引起病情反跳,此时再治疗起来会更困难。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患者在医生规范的方案下面复查,逐渐的调整治疗、用药方案,这对病情的控制非常有帮助。日常生活中要增强身体素质,坚持运动。经常运动,但不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保健体操、气功、太极拳、散步、骑自行车等比较适合。



要想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好转,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是否严重,就一定要到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同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一定要系统化,在症状减轻后再配合巩固治疗,才能避免类风湿反复发作的问题。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