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环境容易滋生类风湿,你都远离了吗?

魏琳琳医生 发布于2021-11-01 16:39 阅读量127

本文由魏琳琳原创

类风湿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发病后,患者的身体会出现诸多症状表现,其中最明显的症状在于关节。患者的关节会因发炎而出现肿胀、关节痛、触痛、晨僵、畸形和骨质疏松,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所以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诱发类风湿的环境因素范围很广,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有很多人为因素,若能及早干预就能大大降低类风湿的患病风险。那么影响类风湿病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


一、潮湿阴冷的居住环境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自然环境中的寒冷与潮湿会导致类风湿发生。研究发现,居住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其中有部分人群会发展为


类风湿。采用温热性理疗方式可以改善关节局部微循环,减少软组织张力,降低炎症水平。



二、“烟雾缭绕”的环境


吸烟在类风湿的环境因素中,被认为是引发类风湿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烟雾”中的类风湿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更高,关节肿胀数和压痛数更多,类风湿因子与抗CCP滴度更高,血沉与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明显。此外,患者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不佳,也更容易出现肺纤维化等并发症,影响脏器功能。


三、病原微生物感染


很多病原微生物感染都会诱发风湿病,如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唯一分泌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的原核生物,主要通过分泌毒力因子牙龈素进入人体成为抗原,产生抗CCP抗体。研究显示,牙周炎的治疗有助于类风缓解湿关节炎症的症状。



很多病原微生物都参与了类风湿的发病,因此环境因素与类风湿的病情进展有密切关联,患者应针对环境因素来调整生活习惯,减少其对自身病情的影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