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了,类风湿患者怎么这么容易畏寒怕冷?

魏琳琳医生 发布于2021-10-24 14:39 阅读量213

本文由魏琳琳原创

随着霜降节气的来临,明显感觉到温度一天比一天低,而类风湿患者对于寒冷的敏感度比一般人更强,一不小心就会感冒伤风、类风湿发作。那么,为什么类风湿患者会这么畏惧寒冷呢?


类风湿患者畏寒怕冷往往与以下的因素相关:


身体素质弱


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对于温度的适应有一定的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外界气温波动,我们对于寒热的感受并不太明显。外界温度高,人体依赖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以降温,伴随血液循环加快;外界温度降低,人体会增加能量供应,加快葡萄糖的分解,同时,体表血液循环变慢,减少热量丧失。


当身体素质减弱的时候,人体自我调节功能也会减弱。一般消耗性疾病会导致身体消瘦、虚胖、动辄气喘、动辄出汗。这样的身体状态下,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畏寒怕冷的现象。


类风湿是一种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对身体的消耗比较大。再加上患者因为服药、病情影响等原因,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也不如一般人。时间久了,会造成身体素质的下降,身体生理功能的降低,对温度的适应程度自然也就随之降低。当外界温度低或者降温时,类风湿患者自身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保持体温,就会有畏寒的感受。



关节局部微循环差


类风湿主要累及关节,受累关节常常存在炎症症状。炎症会使关节组织液体滞留、液体交换循环能力降低,毛细血管功能下降。细胞对于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葡萄糖、氧气等物质运输能力降低,不能产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造成关节局部微循环不良。


而且,微循环障碍下的患者关节对于炎性物质的运输不良,关节的疼痛症状就会加重。这也是有的患者,在温度变化大、季节变换时期,容易疾病加重的原因。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所以出现以上情况的患者,需要警惕患病关节的受损和畸形。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小心类风湿发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