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运动锻炼,血尿酸能降到正常吗?

朱红梅医生 发布于2022-01-04 14:54 阅读量746

本文由朱红梅原创

有人认为:痛风患者单纯通过运动锻炼,就能将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并维持在达标水平。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对于血尿酸水平轻微超标的患者,运动锻炼或许有效;但对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的痛风患者,单纯依靠运动锻炼不可能实现血尿酸达标的目的,需要和饮食控制、降尿酸药物相结合,才能将血尿酸降到理想水平。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它们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的主要因素。单纯的运动锻炼,无法改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遗传易感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尿酸升高的机制。那些在坚持运动锻炼后出现血尿酸水平下降的患者,并不是高尿酸血症得到了逆转,而是因为运动锻炼有利于体重的减轻和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从而间接降低了血尿酸水平,而且,这种降低幅度也是有限的。



和痛风的饮食控制一样,虽然运动锻炼无法逆转高尿酸血症,作用有限,但它仍是痛风防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痛风的运动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运动,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尿酸控制是有利的;不合理的运动,反而会升高血尿酸,诱发痛风的发作。


1、运动中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缩,尿量减少,而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尿量减少时,尿酸排泄也减少,血尿酸也进一步升高;汗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钠,尿酸在汗液中的含量极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出汗不能促进尿酸排泄。


2、剧烈运动后乳酸产生增加,乳酸在肾脏和尿酸竞争排泄,血尿酸因此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剧烈运动使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尿酸产生增加,血尿酸水平暂时升高。对于基础血尿酸已经很高的患者,这些都非常容易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


3、运动时关节的受累、受寒和受伤,是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可见,痛风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关节容易受累、受伤的运动方式,尽可能地保护好关节;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要适中,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尿量,以利于尿酸从肾脏的排泄。



痛风患者运动误区


1、运动后立即纳凉降温


运动后身体发热,汗流浃背,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尽快降温,比如冲凉。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运动后血流加速,关节部位短时间处于充血状态,有利于尿酸等代谢废物的清除,此时如果降温过快,血管收缩,血流变慢,很容易引起血中尿酸在关节处沉积,诱发痛风。因此,痛风患者应该在运动后自然降温,让身体有一个恢复的过程。


2、运动后尽快大量补充水分


虽然痛风患者应该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补充更多的水分,但一次性大量喝水,却不是科学的补水方式。喝水快而多,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会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水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血容量的增加,增加心脏的负担。


因此,痛风患者运动后不可过快过量饮水,正确的喝水方法为分多次喝水 ,每次喝少量,让水分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带走因运动产生的包括尿酸在内的代谢废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