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16μmol/L,女性>367μmol/L(绝经后接近男性)。在HUA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可终生不出现痛风等直接由高尿酸所导致的明显症状,即所谓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出现症状,大概只有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成痛风。因此,无论一个人是否有症状发作,只要在不同的两天里检测出的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就是高尿酸血症,就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果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就更应该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2]。
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没有危害?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高尿酸血症带来的不仅仅是痛风,还会造成关节损害,长期过高的尿酸还会造成肾脏、心血管、胰腺β细胞损伤,诱发或加重患痛风性肾病、急性肾衰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不需要治疗?
日本学者Ruriko Koto等人研究结果显示,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控制血尿酸水平≤6.0mg/dL(357µmol/L),可能延缓痛风首次发作时间、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和降低痛风发作风险[11]。
此外,无症状HUA对机体存在多方面的损伤,因此,需要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至于何时治疗、如何治疗以及血尿酸要降到什么程度就要分情况讨论了。
1、治疗时机
血尿酸水平>540μmol/L,不管是否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都要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血尿酸水平≥480μmol/L且出现合并症(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损伤等)
480μmol/L≤血尿酸≤540μmol/L,同时不合并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可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如果血尿酸仍然>480μmol/L,即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2、治疗方式
①非药物治疗:一经确诊血尿酸增高,不管有无痛风发作都要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和运动。
②药物治疗:
肾功能正常(eGFR≥90ml/min/1.73m^2):血尿酸≥9mg/dl(535.5μmol/L)时,别嘌醇作为一线用药。低剂量起始,50-100mg/d,并且缓慢增加到达标剂量。在使用前尽量进行基因检测,对于HLA-B*58:01基因阳性者不宜使用别嘌醇。
肾功能3期和4期的慢性肾病:当血尿酸>6.8mg/dl(404.6μmol/L)或者存在肾结石的患者应该开始降尿酸治疗,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建议将非布司他作为其一线用药选择,一方面是肾病患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这类药物更方便,另外,别嘌呤可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一般以40mg/d作为起始剂量,缓慢增加到达标剂量。对于CKD患者开始使用非布司他时需要谨慎,因为CKD患者通常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调整影响尿酸的药物:可以将降压药从利尿剂转变为CCB或ARB类药物。
3、控制目标
无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控制<420μmol/L,但不建议血尿酸降180μmol/L
伴合并症时,建议控制在<360μmol/L,但不建议血尿酸降180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