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总在晚上发作,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朱红梅医生 发布于2021-12-13 13:09 阅读量482

本文由朱红梅原创

痛风是由血液中的尿酸堆积造成的,健康人每天体内会生成新的尿酸,同时排泄掉一部分尿酸,进而保证体内尿酸水平平衡。健康人的尿酸经肾脏从尿液排出,但如果嘌呤过多,产生的尿酸也就多。当身体未能将嘌呤代谢并从肾脏排出,就会积聚成尿酸,积到一定浓度,会沉淀产生结晶。


而这些结晶通常沉淀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就会导致痛风。一般而言,大多沉淀于关节部位,且大多是从脚趾或拇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关节,而痛风又多以夜晚发作最为常见。



痛风易在晚上发作的原因


1、脱水

一整天的活动之后,夜间关节开始休息,此时关节滑液中的游离水分流失很快,其结果是导致关节滑液内尿酸盐水平的升高,从而引起尿酸盐的沉积和痛风发作。


2、温度

尿酸盐的溶解性为温度依赖性,在25摄氏度时溶解度下降约一半,而25摄氏度正是夜间或凌晨第一跖趾关节的近似温度,再加上此处血液循环缓慢,尿酸更易沉积在此处,诱发痛风。


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流注时辰为凌晨一至三点,即丑时。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为胆经最旺。肝胆经互为表里,由此可见痛风发病与肝经失常密切相关。痛风浊毒易循肝经趋于下焦,关节为筋络汇集之处,夜间血行迟涩,且阳入于阴;或因情志失畅,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故疼痛多发作于夜间。


3、代谢慢

新陈代谢快慢也是痛风发作的原因。晚上,人们进入睡眠以后,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变慢,体温也会变低,温度下降会使尿酸盐的饱和度降低,更容易发生沉淀,易诱发痛风发作。


4、激素

在人体的生理激素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重要的抑制炎症作用,能够有效预防痛风发作、改善发作时的症状。但是,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午夜0-2时最低,3-5时开始上升,早晨6-8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皮质激素在午夜的生理分泌减少,让痛风有了可乘之机。


5、缺氧

很多痛风患者在晚上会“打鼾”,尤其是肥胖的人群,鼾声时起时停,伴随而来的是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机体血氧浓度降低。为了应对组织缺氧,机体核苷代谢增加。最终的结果是,虽然患者不吃不喝在睡觉,体内却产生了大量内源性“嘌呤”,而嘌呤的代谢终产物正是引发痛风的尿酸。



应对措施


1、睡前是降尿酸的黄金期,睡前喝300ml的水,防止身体缺水容易导致体内尿酸浓缩,形成尿酸盐积聚在体内,床头再放一杯水,渴了及时喝。


2、虽然充分的水分摄入对预防痛风发作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睡前过量饮水导致起夜次数过多,也会干扰睡眠质量,睡前上个厕所,夜里有尿不要憋,对我们的肾脏和膀胱来说都有好处。睡前不要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不要吃夜宵,不要熬得太晚。睡眠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尤其是四肢远端关节。


3、高尿酸症和痛风之所以会发生,根源在于尿酸代谢失衡。因此,治疗痛风或高尿酸症也需要从代谢方面着手,查明引起尿酸代谢失衡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调节代谢,达到从根源上避免痛风再次发作的目的。


4、激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是无法调节的,但可以通过外源性应用皮质激素药物,来预防痛风发作、缓解痛风症状。千万不能涂抹红花油或者贴伤湿止痛膏。虽然冷敷可以暂时减轻局部疼痛,但是低温容易使尿酸进一步的沉积,会导致局部炎症进一步加强,夜间发作不方便就诊,可以采用硫酸镁湿敷,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尽快的道医生那边去进行规范的治疗。


5、对于“打鼾”症状严重的痛风患者,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快矫正“睡眠呼吸暂停”。建议睡眠时选择侧卧位或半俯卧位,抬高枕头,并保持鼻腔通畅;肥胖患者应进行减肥;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可选择佩戴矫治器、接受手术、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等治疗。



如果有痛风、尿酸高的话,千万不能忽视!我们既要治标,缓解疼痛,又要治本,把代谢脏腑技能调理好,把关节腔里导致反复疼痛的病根要去除掉,这样才能更好第控制疾病,稳定血尿酸水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