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那么痛风患者在大雪这个节气应该怎么调养呢?
1.
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至此而雪盛也”,隆冬正式开始,此后天气愈寒。低温下人体局部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从而刺激关节内组织诱发痛风,引起疼痛发作,痛风病友们一定要注意保暖。
2.
大雪时节,痛风患者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能躲避严寒,涵养人体阴气。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运动中要逐渐脱减衣服,锻炼后及时擦干汗水并添加衣服保暖。应依据个人的身体适应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服装,尽量减少身体暴露。切忌:不要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3.
大雪时节,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虽说饮食控制是痛风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但不能作为痛风治疗的主要手段。如果一味地“忌口”,会造成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此外,蛋白质摄入不平衡,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也可引起内源性尿酸大量产生,反而使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加重病情。因此,要强调合理的饮食结构。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进行进补,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猪肉,鸡蛋,奶油,核桃等食物,能够帮助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尽快的恢复健康,远离痛风,其次如果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吃一些党参,太子参,当归,桂圆等食物,帮助补血化瘀,调理自己的身体条件。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不仅可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还因为大部分蔬果是碱性食物,能促进尿酸排出,再则蔬果中维生素C也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
4.
大雪时节,痛风患者还需要多喝水。痛风患者大都是体内的尿酸水平过高,而人体中的尿酸有2/3都要通过肾脏来排泄,喝的水越多产生的尿酸越多,尿酸就越容易被溶解到尿液中排出去,所以每天要尽可能多喝水,至少要喝两升以上,也就是大瓶可乐那样的2瓶左右,还有就是水要慢慢喝,少量多次的喝,特别是早餐前和睡觉前,最好也要喝水,避免夜里尿液浓缩,影响尿酸排出体外。
床头再放一杯水,渴了及时喝,睡前上个厕所,夜里有尿不要憋,憋尿不仅会增加膀胱的压力还会导致,一些本来应该排出的废物被强行留在了体内,这些代谢废物中,就包括尿酸,尿酸在人体内,停留时间的延长,会在客观上增加人体尿酸的含量,提高痛风发作的风险,所以痛风患者既要合理补充水分,也要及时排尿。
除了上述4点小建议外,控制体重、控制好血压血糖、不要大量饮酒、戒烟等各个方面的生活调节,都是健康有效的避免痛风发作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