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保持动态平衡。任何影响血尿酸产生和(或)排泄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的增加。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痛风。
象一些病人会在午夜发作痛风,是比较痛苦的,睡不着觉,只能是吃完药后咬牙忍痛到天亮,就医打针止痛。
大多数急性痛风发生在午夜。
目前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含有嘌呤。此外,许多食物也含有嘌呤。食物中的嘌呤分解后会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累,导致痛风。
半夜急性痛风有两个原因:
第一,晚上关节囊松弛,急性炎症时发展迅速,导致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第二,病人在晚餐时不注意饮食,大量饮酒,或吃高嘌呤食物,还会导致体内嘌呤在夜间分解产生大量尿酸,尿酸结晶积聚后,导致病情在午夜发作。
小心避免痛风的诱因,了解痛风的诱因可以降低痛风的风险,提前预防痛风。
1.降低药物诱因。
有些药物会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烟酸,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药品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量服用,不能多服或治疗同类疾病的药品,也不能换药。
2.控制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
如肉、动物内脏和部分海鲜(如贝类)饮食中嘌呤含量过高,可被人体分解为尿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少吃这些食物,特别是痛风期间,一定要禁食。
3.不要喝酒。
饮酒过量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夏季来临时,许多人喜欢吃烧烤喝啤酒,啤酒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其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
所以啤酒少喝或不喝,烧烤中的肉食较多,也要少吃,如果想吃烧烤,可以吃些素食,喝水果。
4.其他疾病,采取对症治疗。
如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牛皮癣、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这些疾病都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当重叠其它危险因素时,更容易引起痛风。
可在医师指导下,控制原发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有利于减少痛风的发作。
5.痛风的治疗
痛风发作后,一般先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血尿酸测定水平、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诊断。
其中,尿酸盐结晶是诊断痛风的必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