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是否必要?

昝继勇医生 发布于2021-10-11 23:49 阅读量7947

本文由昝继勇原创

近日,因血糖控制不好,62 岁的汪阿姨(化名)被收入深圳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治疗。住院期间,经常规检查提示,汪阿姨的粪便常规检查提示:潜血实验 阳性。医生建议到医院内镜中心进行了胃肠镜检查。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汪阿姨的肝曲、乙状结肠、直肠有 3 处息肉样病变,高度怀疑为大肠早癌。

随后,内镜中心医生通过放大内镜再精细检查,并开展了结肠黏膜剥离术 ( ESD ) 。在内镜下,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完整地切除三处病变,成功根治大肠早癌。ESD 术后病理证实,肝曲、乙状结肠、直肠三处病变均为原位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新型微创方法,可达到与外科手术一样的效果,它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消化道病变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根治消化道肿瘤的目的。

下图为结肠镜检查中所见


图片发自160App图片发自160App图片发自160App图片发自160App图片发自160App图片发自160App


汪阿姨平时并无腹部不适症状,因为大便潜血阳性,做结肠镜检查偶然发现了上诉3处病变,因为发现及时,进行内镜下微创手术(ESD术)根治了,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更大创伤。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呢?

1.40 岁以上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患有肠癌的人群。平均每 3-5 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40 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做一次肠镜检查后,未发现肠息肉,可以 5-10 年后再做一次肠镜;已经发现肠息肉并及时切除了,一般建议1-2年后再做一次复查。

3.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 有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等诊断不明确 ,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 , 低位肠梗阻及腹块不能排除肠道疾病者 , 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