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高度近视?临床上通常把大于600度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随着近视度数增高,眼睛轴径将变长,而视网膜则会被拉伸变薄,从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眼底病变,这些眼病都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更甚者会致盲。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二,高度近视可能会导致哪些眼底危害?高度近视容易出现以下眼底病变:视网膜多种类型的变性区、黄斑前膜、视网膜(尤其是黄斑中心凹)劈裂、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三,高度近视定期复查眼底的必要性?通过定期复查眼底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例如视网膜变性区,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高度近视并发黄斑出血,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黄斑纤维化的风险增加。因此,防治高度近视并发症,对于大于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应在医生指导下,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轴、B超、散瞳查眼底、OCT等,对于眼底病变进行必要的治疗,防止视力下降甚至导致视力丧失。
四,发现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如何治疗?针对不同的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发现的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区可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于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出血,可行眼内注射药物治疗;而对于眼底视网膜脱离则应该尽早选择手术治疗等。
五,高度近视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或娱乐活动,例如倒立或其他体位变化大的运动,乘坐过山车,蹦极等。避免外伤触及眼部。适当用眼,避免过度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