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将近,气温逐渐升高,你是否时常感觉自己脚上传来一股难以名状的臭味?你是否感到脚上奇痒无比?不挠憋屈,挠了又影响形象。脚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像一块粘人的狗皮膏药一样,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那究竟什么是脚气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脚气?
脚气,学名足癣,俗称“香港脚”,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在皮肤上表现出不同形态的皮疹及剧烈的瘙痒感。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容易导致脚气的发生。
脚气有哪些类型?
水疱型:常于脚趾背、脚趾缝、趾甲周、足弓等部位出现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半透明小水疱,瘙痒感特别明显,甚至影响睡眠。随后水疱内的疱液逐渐被吸收,表面的水疱壁会变成鳞屑而脱落,这便是脱皮的过程。
鳞屑角化型:角化是指角质层增厚,皮肤干燥,表面多处脱皮。此类型影响的范围一般比较大,常常会影响部分或全部的脚掌。特别是一到较为干燥的秋冬天,在脚跟和脚底边缘的“老茧”样皮肤会出现疼痛的皲裂和出血,影响行走和运动。
浸渍糜烂型:这一型的患者各脚趾头常紧紧相互依偎,脚趾缝常年密不透风,并且不易清洗干净。最常在第3、4脚趾和第4、5脚趾缝看到皮肤浸渍、发白,轻轻去掉发白的皮肤还可以看到鲜红的糜烂面,有时还有一些淡黄色的渗出液,有瘙痒和疼痛感。
如何正确治疗脚气?
保持脚部干爽: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尽量避免穿胶鞋或塑料鞋。脚出汗多时,可穿五指袜或使用吸湿排汗鞋垫。
定期清洁消毒:鞋袜应定期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或使用消毒液浸泡,以杀灭真菌。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擦脚巾、拖鞋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及时治疗灰指甲:灰指甲内的真菌可能洒落到脚部皮肤上,导致脚气复发。因此,应同时治疗灰指甲。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真菌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