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疾病以减食为良药”?

张武德医生 发布于2023-09-03 21:32 阅读量1196

本文由张武德原创

中华民族有着我们自己几千年防病保健经验智慧之积累!这些经验智慧都是来自于活生生的人们自身生活经历,抗病经历,经过广深的实践检验的智慧。比如“疾病以减食为良药”,对于当前防病保健,疾病调治,病后康复就具有很重要、很现实的指导意义!结合长期大量临床发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百病起于饮食失调:当前,纵观临床内外妇儿皮肤精神心理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等,几乎无不与平时饮食失调,导致身体基础病态生态环境相关!甚至于一些急危重症几乎直接与饮食失调有关:如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梗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心梗/心绞痛,脑出血/脑梗死等。而饮食失调常见形式有:1、恣食生冷寒凉,冷饮,水果等。2.滋腻肥甘燥热过度(长期肉蛋奶等高营养高热量)。3.社会因素等造成饮食节奏不规律,与人体生物规律不适应,如饮食不能按时,过饥过饱等。即俗话所言“吃五谷生百病”等道理。

第二,疾病过程中饮食失调:患病治疗过程中,易陷入“营养治疗”的误区,强调“吃好才能治好”,实际上往往适得其反!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是疾病状态下,人往往都是活动能力下降的(如卧床,减少劳动等),身体营养消耗减少。二是患病中身体的脏腑阴阳寒热开阖升降功能往往是紊乱或淤堵或低下的,若过度饮食,则会增加这种紊乱或代谢负担,反而不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

第三,病后康复中饮食失调:感冒,感染,手术等病后往往容易出现各种貌似“虚弱”现象,容易使人盲目过度饮食,加强营养,以促进康复,也往往适得其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感冒发烧咳嗽之类,病情初愈,体质未复,便恣意饮食,甚至不避寒凉、油腻、肥甘、燥热等等,往往导致发烧,咳嗽,哮喘等复发,很多人咳嗽迁延反复不愈的原因就在于病中与病后饮食失调!中药调治,结合饮食教育,才能彻底治愈。原因就是:大病初愈,邪气未尽(多有伏藏),正气未复,身体尚处于“正虚邪恋”状态,恣意饮食,往往形成“邪气”与“谷气”相结相搏的状态,容易使病情复发,甚至变生它病,难以康复。

综上所述,想要防病保健,平时就要饮食有节,“宁可饿着,也别撑着”,以免“吃出病来”。想要疾病快好,也要减少饮食(量宜少,质宜淡),以免“病”与“食”相结为患。想要病后康复顺利,更要注意节制饮食,以免饮食与“余邪”相依附,使邪气伏藏,正虚邪恋,易于复发。

最后一言:在当今饮食资源丰富,营养供应充足的社会条件下,少有营养不良之疾,反多营养过剩之病,故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乃至病后康复,都应牢记老祖宗的教诲:疾病以减食为良药!做好饮食的减法,莫盲目做加法!则可利大于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