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高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的漏尿。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SUI的患病率最高,为28.0%。
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女性患者的尿失禁病史普遍偏长,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询问患者为何不进行治疗时,很多患者会说“难为情”、“尴尬”、“不好意思”诸如此类的话,这次之所以来就诊是因为一天换了5、6条裤子···作为医生,我必须提醒一下:尿失禁、漏尿的很多女性都是有过盆腔手术史或者产后盆底肌康复不足,这是女性为人类的繁衍而作出的个人牺牲,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积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就好,没有一个医生会对此进行取笑或不尊重。虽然此病对生命很少构成威胁,但却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1、临床症状主观分度:
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喷嚏时,不需使用尿垫;
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重度: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
2.治疗
国外及我国均建议对尿失禁患者首先进行非手术治疗,且非手术治疗也可称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因为手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复发可能。
(1)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减轻体质量(尤其是体质指数(BMI)>30 kg/m2者)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
(2)中药、针灸治疗便秘等慢性腹压增高的疾病
临床上发现,很多尿失禁的女性患者的腹部压力都普遍增高,常常有腹胀、便秘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配合中药治疗腹胀及便秘使腹压降低,则尿失禁的情况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3)盆底肌训练
在治疗师指导下的至少3个月的盆底肌训练为对尿失禁患者的一线治疗。盆底肌训练应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不少于3 s,松弛休息2~6 s,连续做15~30 min,每天重复3遍;或每天做150~200次缩肛运动。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
但是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尿失禁病程比较长的患者,往往无法持续收缩盆底肌,缩肛运动持续1S就会松弛,这种缩肛运动一般效果比较差,很多患者因为前期的欠佳疗效就放弃做盆底肌训练。针对这种患者,我们临床上常常会在降低腹部压力之后对中药进行调整,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配合补肾固精、缩尿止遗的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针刺及艾灸等中医疗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中药内服配合外治法能很好地缩短疗程。
(4)手术治疗
轻-中度的患者我们建议先进行非手术治疗,重度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后仍应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以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