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包拿来做个防癌体检吧

邓友君医生 发布于2024-02-19 10:39 阅读量110434

本文由邓友君原创

“为什么年年都做体检,还是会患癌症?”这是很多患者都有的疑问。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癌症的早筛,如何做好防癌体检。 近年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旨在从政策层面推广普及肿瘤早筛,深入构建全国性的肿瘤防治体系。随后,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部署2021—2024年间开展肿瘤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进肿瘤早期筛查计划。由此可见,国家正在大力科普防癌早筛的全民意识。


什么是癌症的早筛呢?

早癌筛查就是在癌症刚刚发生、尚处于早期阶段时进行检查,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在癌症发生早期阶段的治愈率高达80%、90%,而一旦出现晚期、进展期的癌,治愈率能够下降至20%。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提倡早癌筛查的根本性原因。

在常规的体检方案中,相信大家都见过以下几个指标:CA125、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但遗憾的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十分灵敏,存在假阳性(误诊)和假阴性(漏诊)的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起到筛查肿瘤的作用。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肺癌的高发人群?

经过查阅大量的数据和文献后,总结以下几类肺癌的高发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 吸烟≥400年支(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400年支(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2)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 合并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此外,还需考虑被动吸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所以,体检虽然不能“不得癌”,但是体检有助于早诊早治,也是最佳的“防”癌方法。 定期体检就是对自己健康的最好投资,体检也要掌握好“技巧”,做到“科学”防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