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人有三急”很正常,但有些人却一天无数次感到“尿急尿频”,甚至还有尿痛的症状......很多人遇到这些情况后的选择是“忍一忍再说”,都觉得忍一忍说不定就痊愈了,这都是错误的思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不仅仅是影响工作生活。
这些知识您需了解:
● 尿频: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3~5次,夜间排尿不超过0~2次,每次尿量200~400ml。如果排尿次数超过正常,称为尿频。
● 尿急: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需立即排尿,常常由于无法控制而出现尿失禁。尿急的特点是每次尿量均较正常排尿减少,甚至仅有尿意而无尿液排出。
● 尿痛:尿痛是指排尿时由于病变部位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尿道、耻骨上区及会阴部不适感,主要为刺痛或灼痛。尿频、尿急和尿痛常同时出现,又称为尿路刺激征。
什么原因会导致尿频、尿急和尿痛呢?
感染
一般有尿道感染、膀胱炎及尿道炎、膀胱或尿道邻近部位的感染,结肠、直肠或阑尾的炎症、脓肿等也可引起尿道刺激症状。
肿瘤
膀胱、尿道及其邻近器官(如前列腺、结肠、直肠等)的肿瘤,可通过压迫膀胱致膀胱容量减少,或侵害刺激膀胱、尿道,或继发感染导致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时常伴有排尿困难。
结石或其它刺激
膀胱或尿道结石刺激是导致尿路刺激的常见原因,膀胱内巨大结石还可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引起尿频。
以上我们说到的这些是由于压迫阻塞尿道或刺激尿道痉挛,导致排尿不畅,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加,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的症状,同时伴有排尿困难。
精神因素
见于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时,部分患者在听见流水声音甚至看见水即可出现尿急。
化学刺激
如脱水时尿液高度浓缩,高酸性尿刺激膀胱和尿道。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可刺激膀胱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导致尿路刺激征。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排空或贮存功能紊乱而导致排尿异常。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如大脑皮层或基底节部位的病变、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常可引起膀胱高反应性,导致尿频、尿急症状。
多尿导致的尿频
如大量饮水、使用利尿剂或有利尿作用的药物、肾脏疾病或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多尿(如尿崩症)等,临床出现尿频,但常不伴有尿痛、尿急症状。
精神因素
见于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时,部分患者在听见流水声音甚至看见水即可出现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