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入口——风池穴

费雨潇医生 发布于2024-02-29 23:24 阅读量1152

本文由费雨潇原创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因其形状如池,且易受风邪侵袭而得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与手少阳、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
定位:
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 效
1.疏风清热:风池是常用的的祛风要穴,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发散之功。风池为阳维脉之会穴,阳维脉维络诸阳经,主一身之表。故风池可以治疗伤寒汗不出、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而致的头痛、发热、鼻塞、头项强痛等表证。
2.镇静熄风:风池穴具有平肝熄风、开窍化痰、醒脑定神之功,可用于治疗偏正头风、眩晕、中风后遗症、癫痫等神经系统及神志疾病,针灸该穴可以清肝胆、利头目、疏风解表、升发阳经之气血,气血上达于清窍,涵养髓海,消除症状。
3.通窍明目:风池穴具有聪耳明目,利五官七窍之功,可以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近视、目赤疼痛、迎风流泪、青光眼、鼻衄、面肿等疾病。
4.通经活络:常见的骨关节退变表现为颈椎关节退变,如颈椎椎骨的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的突出,这可导致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导致一系列综合征,如颈部疼痛、上肢、肩背放射痛、上肢麻木、无力、酸濡感、眩晕、失眠等,根据所影响的不同组织而产生不同的症状。风池穴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颈腰背部肌肉的劳损、痉挛。

治疗方法:
按摩:可用自己的两只手的拇指分别按在双侧的风池穴,剩下的手指要放在头部的双侧,力度由轻到重按摩20~3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或以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联合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之。
艾灸:使用灸条于穴位处,以皮肤潮红,触摸温热为度,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