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健康长寿的秘诀?上千年的秘籍交给你

费雨潇医生 发布于2024-02-10 15:40 阅读量783

本文由费雨潇原创

近年来,越来越多疾病年轻化,衰老进程提前……




加班、熬夜、掉头发……



失眠、便秘、早三高……




怎样才能保持健康?各种花式养生法又该听哪个呢?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养生、长寿的道理已经被记录在中国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里,即使时间过去上千年,在开篇的《上古天真论》中黄帝和岐伯的问答,依然就像和现在的我们对话——



其中提到的关键点:


1、遵循天地自然规律。


2、饮食有节制、起居作息有规律。


3、不要过度操劳,要节制欲望,避免耗散精气。


4、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


5、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使真气顺畅,精神内守,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附节选:

 【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在远古时期,有一位叫黄帝的人,自幼聪明伶俐,善于言谈,谙于世事、熟悉万物之本,长大之后秉承朴实勤勉之风,乃至成年之时,荣登天子之位。有一天,他向天师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但动作却不显衰老、迟钝;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就行动不变、笨拙无力,难道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吗,还是因为现在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原文】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深谙养生之道,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借以指导、调节养生,使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做到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其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生活习惯一反常态,以酒为水,滥饮无度,醉酒行房,恣情纵欲,从而使其阴精竭绝,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精气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意志,而专求情欲的一时之快,违逆养生的根本法则,饮食、作息、起居、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

 【原文】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都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