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冷空气又来了!
就算暖宝宝不离身,热水袋不离手
一身正气全靠抖
还是
冷
冷
冷!!!!!
图片来源:sohu.com
尤其是冰凉的手
和捂不热的脚!
寒从脚底生
~~蔓延到全身~~
图片来源:ynet.com
手脚冰凉不止是小仙女们的专属
越来越多的汉子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发病年龄层更是横跨老中青
图片来源:quanjing.com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手脚冰凉呢?
————————————划重点————————————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的原因主要在于
阳气不足和阳气不通两方面
阳气不足的常见原因:
1、过食生冷和饮食不规律:过多进食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冻奶茶、冰咖啡、冰啤酒、冰冻的各种碳酸饮料、海鲜、刺身等,或长期以水果、蔬菜沙拉、零食取代正餐等;饮食时间不规律、过饥或过饱。
图片来源:baidu.com
2、受寒:爱美丽的“受冻人”,降温时未做好御寒保暖;长年在空调房或其他寒冷环境中办公、生活;运动锻炼时汗出当风;女性经期、孕产期吹风受寒等。
图片来源:m.sohu.com
3、过劳:熬夜、昼夜颠倒、生活起居失调、压力过重、思虑过多,紧张焦虑、过度的锻炼、极限工作或运动、房事过度等。
图片来源:588ku.com
4、脾胃受损:基础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脾胃功能不足,不能很好地将饮食营养吸收转化,导致阳气生成减少。
5、心脏动能不足:各种疾患引起的心脏搏动力量减弱、速度过缓。
6、血容量不足:贫血、失血、经期前后、孕产期、产后等。
7、体质虚弱:久病、年老、肾阳不足等。
图片来源:sohu.com
阳气不通的常见原因:
1、缺乏运动:如长期坐着不动的办公族,气血、经络不通,可能同时伴有颈椎、腰椎等骨结构不正的问题。
图片来源:jinkaijia.com
2、情绪郁结:容易生气、郁闷,精神紧张、焦虑、思虑过多、容易悲伤。
图片来源:baidu.com
3、血管病变:各种疾患引起的末梢血管堵塞、狭窄等病变,出现身体末梢供血不足
———————————再划重点———————————
如何改善手脚冰凉?
1、吃好:避免进食生冷食物,不要过度减肥、跟风节食,冬天注意温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牛羊肉、坚果、山药、红枣、黑芝麻等温热性食物,适量搭配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把胃暖起来,就可以温养气血,补充阳气。
图片来源:sohu.com
2、穿暖:重视保暖,重点保护好脖子、胸背腰腹和下肢,选择暖和又舒适的衣裤鞋袜,减少阳气散失。
图片来源:sohu.com
3、 适量运动和晒太阳:坚持适量运动,在做好防晒的前提下多在太阳底下晒晒背部,可以增加身体储存热量的能力,改善末端血液循环,使得阳气可以顺畅通达手足。
图片来源:51yuansu.com
4、调整工作、生活方式:作息要规律,心情要放松,避免久站久坐、持续对电子产品,避免阳气郁结和耗散。
5、体检做好疾病排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避免小病养成大患。
———————————三划重点———————————
居家保健小贴士:
1、关元穴、气海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简易取穴法:肚脐下约横并四指宽的位置),具有培元固本、温补下焦等功效。
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处(简易取穴法:肚脐和关元穴连线的中点),具有培补元气、补益回阳等功效。
气海、关元是温暖下元、补阳固本的经典搭档,是冬季补阳祛寒的经典要穴,同时也是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病症的常用治疗穴位。
图片来源:bbs.xianjichina.com
图片来源:sd.iqilu.com
2、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简易取穴法:约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旁开两指宽的位置),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等功效。
图片来源:9toutiao.com
使用暖宝宝贴时,可以隔着衣物贴在以上穴位对应的部位,能够有效地让身体温暖起来!
*注意避免烫伤*
3、复溜穴
复溜穴位于内踝尖和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向上2寸(约三横指宽的位置),具有温肾散寒等功效。
图片来源:大家中医
日常泡脚的时候令水位超过复溜穴,能起到温阳散寒的效果,对改善下肢冰冷有很好的帮助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具有健脾和胃,益气补虚的功效,是防病保健的大穴。可常点按、艾灸。
图片来源:meipian.cn
手脚冰凉只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同时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比如:容易感冒,面色暗沉,白天提不起精神、容易困倦,晚上失眠,全身怕冷,怕风吹,腰腹部冷,胃部不适,月经不调、痛经、腰酸背痛等。
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体质辨识、辨别筋骨结构等综合判断后,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不限于):各类灸法(督灸、任脉灸、雷火灸、火龙罐等)、中药内服、针灸、耳穴压豆、沐足药包、刮痧、柔性正骨等。
建议有手脚冰凉症状的朋友及时进行中医综合调理,改善体质,保持健康、美丽和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