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矫求知』儿童早期矫正扩弓能促进下巴前伸吗?家长必看!

张栋梁医生 发布于2024-12-30 13:19 阅读量1258

本文由张栋梁原创

嘴凸下巴后缩是替牙期孩子常见的错颌畸形表现形式,多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等导致。环境因素则包括口呼吸、异常吞咽、吮下唇习惯等。



当孩子习惯性口呼吸时,舌体置于下颌牙列,造成口腔内外肌力失衡,不仅可能造成上颌牙弓狭窄,且狭窄的牙弓无法容纳正常宽度的下牙弓形成正常颌位,阻碍了下颌向前生长发育的潜力空间,容易出现下巴后缩


临床中遇到这种前突、下巴后缩、拥挤不齐的案例,往往是前后向的问题,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前后向的移动和垂直高度的控制,当然我们也要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就是扩弓对于下颌骨位置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来自德国著名的颅颌面生长发育理论,通常认为上颌牙弓就相当于我们的“鞋”,下颌牙弓相当于我们的“脚”。



那么上颌牙弓窄就相当于我们穿一双小鞋,这个时候脚没地放,脚一定是向后退的,因此由于咬合关系的影响,牙弓狭窄就会导致下颌后缩。


如果你穿一双拖鞋的话,脚一定是往前去的,也就是当我们对牙弓的宽度和窄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对下颌位置会有一个促进作用。而这个原因是因为咬合关系,对下颌位置的一个引导。

因此对于上颌牙弓狭窄或伴有尖牙舌倾的病例,恢复上前牙转矩角度,可以通过扩宽上颌牙弓,同时恢复尖牙正常转矩角度,调整下颌牙弓与上颌牙弓形态匹配。


所以早期矫正中,对于替牙期下颌后缩的病例,可以考虑上颌扩弓,通过“鞋拔子”效应,引导下颌向前。

但对于不同生长发育潜能,以及不同程度牙齿错颌畸形的孩子,导下颌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同一个患者也会有不同的矫治方案。


如果孩子已经在进行扩弓,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和矫正效果,如果扩弓没有效果,应及时与正畸医生沟通,调整牙齿矫正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潜在不必要的影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