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求知』女生牙齿矫正尽量先别拔牙!别走弯路!

张栋梁医生 发布于2024-11-08 18:15 阅读量778

本文由张栋梁原创

一般来讲,我认为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要是做牙齿矫正的话,拔牙还是要慎重的。

如果说能不拔牙而且还能解决前凸、排齐,我觉得那一定是比较好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牙齿矫正时,是否需要拔牙取决于个人牙齿的拥挤程度、颌骨的大小、面型的支撑以及牙齿矫正目标的制定。


哪些情况可以拔牙?哪些情况尽量不拔牙?


拔牙不拔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判别和诊断标准,当然我的牙齿矫正思路也在不断的变化,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的技术不断的变化,对骨骼生长发育的认知,正畸结束之后未来的保持还有对整个面型生长的改变,看的也越来越清楚了。


所以我应该算是一个不拔牙大夫吧,我可能有90%的案例,都是在不拔牙状态下完成的,也有10%就是必须要拔牙。


那如果让我非要说这10%拔牙案例是什么样的呢?


1、患者的主观要求
患者自己都知道不拔肯定内收排齐不了,达到严重的拥挤和严重骨性前凸程度,那我觉得就得拔牙,甚至这些案例可能最后要接近做正颌手术的程度了。

那么像这种患者最大特点就是她的面型是很宽、很厚的,牙弓也是比较宽大的,往往都是属于拔牙。


2、坏牙多

嘴里的坏牙比较多,可以拔坏牙保好牙做补偿,这样省的将来再治牙或者种牙了,大概这些情况是我们正畸要考虑拔牙的一个诊断依据。


3、骨骼的形态
严重的高角骨性II类面型一般情况下会用到拔牙来获取空间,但现在种植支抗用的是越来越多了,无托槽矫治也用的比较多,当我们对牙根控制越来越好的话,对于一些可以单纯正畸改善的骨骼的问题以前是用拔牙来解决的,但现在越来越觉得是不拔牙方式也可以有所改善。
4、牙齿拥挤度
如果说拥挤度大于8毫米以上,那可能这个病例叫拔四颗正畸牙,如果拥挤度小于5毫米,可能就不需要拔牙,如果介于5-8之间就是临界病例可拔可不拔,需要具体评估牙齿条件。

那么哪些情况不要轻易拔牙呢?


我总结了牙齿矫正过程中尽量不拔牙的几种情况:


1、30+正畸女性
我记得我上学时学的时候,大家没有考虑到什么面容,没有考虑到年纪,那慢慢的等我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之前遇到一些患者,由于拔了牙当时面型变得很好,可是再过些年或者拔完牙结束以后,再看面容还是相对要苍老一些。

你看人怎么会显得年轻啊,就是脸短一点会显年轻、显得幼态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拔牙可以保持垂直向的高度,还有宽度,说白了就是你的面部软组织,有牙有牙弓撑着不掉下来,当然就会显得年轻。


所以一般来讲我认为3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要是做牙齿矫正,拔牙还是要慎重的。年纪越大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力量的变化,都会带来肌肉的塌陷和萎缩,所以保持整个牙颌面的三维的高度宽度,对面型的支撑以及保持年轻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我说拔牙可能会带来垂直向的降低,可能会带来面容的塌陷,但这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天生就是脸非常的长,而且脸也很宽,她能撑得住。


2、低角面型

低角面型的人,上颌骨和下颌骨后部的这段距离,我们管他叫后面高,这个后面高因此它的距离就大,同样的后牙如果是均角或者高角,后牙咬合支撑足够。



如果低角后牙咬合支撑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后牙高度不足,它反映在前牙就一定是下牙过长撞击上牙,会造成越来越凸,所以这种病例的关键点一定是升高上下后牙,同时压低下牙,然后用不拔牙的方法把上牙内收。



反之如果看到嘴凸就选择拔牙,没有考虑到垂直向和其他三维方向变化,一旦拔正畸牙,就不得不降低后牙的垂直向高度,会导致深覆合,还会导致上牙内收困难,上牙也容易复发,另外还会有垮脸的风险。


3、儿童&青少年人群
年纪越小,调控骨骼生长的时间越充裕。比如Ⅱ类,下颌生长还有继续生长的可能。可以使用多种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发育。如果是Ⅲ类病人,虽然下颌生长可能会导致Ⅲ类反颌加重,但是上颌前方牵引可以很有效地矫治反颌。


尖牙宽度增加

替牙间隙

乳牙列、替牙阶段存在的灵长间隙、替牙间隙、前牙适当的萌出时唇倾、尖牙宽度增加等自然生长改建也能够有效地缓解牙弓内存在的间隙不足等问题。这些也是儿童青少年不拔牙很重要的存在基础。

4、微凸案例
如果内收的量距离在4毫米之内,可以把它定义为轻微的嘴凸,此时不需要拔牙正畸,我们只需要利用扩弓、片切、磨牙远中直立、推磨牙后移、可以很好的利用获取空间,完成正畸改善嘴凸的情况。

目前现有的技术在我看来,只要我们能掌握好给牙齿向后的力量,并且能让牙齿向后去排齐,是可以不拔牙改善好的。


5、闭锁性深覆合

闭锁性深覆合我们管它叫Ⅱ类二分类,这种类型前牙是舌倾的,伴随牙齿不齐,另外牙弓也是向内扣的。


很多人会看到拥挤就会考虑拔牙,其实错的,闭锁性深覆合不拔牙是关键点,要做适当的扩弓,恢复正常的宽度,它的上牙垂直向要压低,同时牙根要内收,下牙要压低,随着它的下牙的压低,整个下颌自动就会往前移,还有后牙要升高,它的升高扩弓把牙齿排齐,都是可以获得间隙的。


本身后牙垂直高度就在降低,再拔牙的话垂直高度降低更加明显,会出现医源性深覆合问题,很难打开咬合。


6、脸型偏瘦的人
从牙弓宽度上来讲,拔牙会导致牙弓快速的缩窄,本身就瘦长脸,此时会出现越来越瘦的情况,或者出现牙套脸的情况,导致颊肌咬肌凹陷,具体还是要因人而异吧。


7、地包天面型
地包天一旦拔牙,牙齿虽然很容易排齐,但是你会发现它更容易变瘪,垂直高度在降低,更加加重地包天。

地包天的特点是上牙拥挤严重,而下牙基本上不怎么拥挤,因为下颌骨骨量大而上颌骨发育不足,因此就会变得拥挤。

有的人可能会为了排齐上颌再拔两个牙,但是一旦拔了牙就失去了扩弓对骨骼生长的一个刺激的作用,地包天不拔牙牙齿会变得更好,面型也会变得更好。

其实关于拔不拔牙,我觉得病人的主观要求,在我的治疗方案中要占一半以上的决策,因为我们正畸的一些诊断的方法,在我看来属于叫打哪指哪。


就这套方案一测面型、间隙分析,大部分都是拔牙的,原因是这套方案当初被那位著名的医生发明制定的时候,就站在拔牙的角度,回顾性的去总结出的方案一定是拔牙的,所以我觉得制定方案也是一个值得去商榷的一个问题。



在医学领域的选择跟生活中不一样,医学领域的选择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生活中是这个好我就干,不好就不干,医学领域要从负面的角度去思考。


我说如果你拔了牙,是不是后悔的余地都没了,如果你没拔可能效果未必好,没有收的那么快,到时再拔不也来得及吗。


所以我觉得有些决定,当实在想不清楚的时候,就不要去过度的下决定,我发现有很多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点,他成为问题,但是你把时间再拉长你再看他可能就不是问题。


果不确定自己要不要拔牙,可以面诊专业的正畸医生看一下牙齿情况,判断适合自己的牙齿矫正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