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求知』为什么有些人牙齿矫正后还会有深覆合?
张栋梁医生
发布于2024-01-14 12:14
阅读量3710
本文由张栋梁原创
牙齿矫正后为什么还是深覆合?
在矫治过程中出现的深覆合,也被称之为医源性深覆合,是由于拔牙或者垂直高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垂直向降低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再次打开咬合改善。
另外夜磨牙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后牙过度磨耗,导致高度降低也会出现深覆合。

但在正畸过程中很少是单一的解决方案,都是两者的综合。只不过有的是以升高后牙为主,有的是以压低前牙为主。
我们要参考患者的年龄,下颌骨生长型,息止颌位的后牙高度,上下唇间距,上下前牙角度是否唇倾或者直立等众多因素。
深覆合不仅对牙齿健康造成影响,也会严重影响面型美观。
也叫方脸、国字脸,当上颌骨跟下颌骨之间垂直高度发育过度的时候,那这个时候人的特点你会发现下颌角会比较比较宽大,那这种情况我们叫低角。
虽然这个不是绝对的,但还是很多人会有这种情况,面部颌骨外形发育尚好的情况,一般呈方面型。面下1/3高度较短,下颌角明显突出,下颌平面角为低角型。
大多深覆合的面型是下唇外翻,形成深的颏唇沟,颏部向前凸出,鼻翼往外升高,上唇短缩。牙齿深覆合会导致下面部变短,从而影响面容美观。
不少人嘴不够收敛,从中隆出,整个侧颜会显得突兀,其中部分原因就是深覆合造成的。
所以下巴短也不是一定需要整容改善,先检查看一下是不是咬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咬合问题,很多是可以通过正畸改善的。
另外有些深覆合还伴随着露牙龈的问题,就是笑的时候露出的牙龈比较多,正常情况下是不会露牙龈的。露龈笑比较影响美观。
其实深覆合最大的危害是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尤其是闭锁性深覆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这类人群下颌处于远中位置,髁状突位置后移,下颌前伸运动严重障碍,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时常在张口和咀嚼时关节周发生疼痛。所以需要及时正畸改善。
适用于成人较严重的前牙过长和上颌生长过度导致的前牙深覆合,可在前牙区压低前牙。
通过在后牙粘颌垫,使上下前牙撑开帮助牙齿快速归位,再配合矫治器使牙齿更快地移动到正确位置。也能避免托槽矫治器被咬下来。

适用于低角宽脸型、均角面型,后牙牙槽高度过低引起的深覆合,通过升高后牙,增加上下后牙牙槽高度来打开咬合,对下前牙起压低作用。

适用于安氏Ⅱ类深覆合案例,需要导下颌向前打开咬合利于纠正,有增加后牙槽高度的作用。也可用于配合固定矫治器去除颌干扰,导下颌向前,打开咬合、整平牙弓。

适用于垂直向为正常骨型特别是水平骨性及前牙舌向倾斜性深覆合,通过升高后牙,压低前牙,冠唇向倾斜性移动。
适用于垂直向生长型的高角深覆合案例,压低前牙达到整平牙弓的目的。

常用于前牙深覆合或需移前部牙齿向后的一些案例。可以使后牙升高、前牙压低,同时有防止支抗牙前倾的作用,常放置在第一、第二前磨牙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部位。

适用于口内支抗不足时,上颌一般是头帽加J钩,下颌常用颈带加J钩使用。用于夜间戴用,如能昼夜使用,则效果更好。

它是包裹着整个牙齿,对牙齿的控制力要远远比托槽要好的多,它的力是相互的,在升高后牙的时候,反作用力恰恰就是压低前牙。

另外对于内倾型深覆合案例,只需要用无托槽对牙根进行控制,把牙弓慢慢恢复正常的宽度,然后同时升高上下后牙,把这几个牙齿的轨道做好,同时配合一个二类牵引,就可以打开咬合,改善覆合覆盖关系,而且不需要拔牙也不需要打骨钉。
打开咬合注意事项
打开咬合必须具备可靠的支抗,否则不仅打开咬合困难,而且会引起支抗牙的移位、倾斜、旋转等不良后果导致后牙咬合关系紊乱甚至矫治失败。
每个人牙齿情况不同,深覆合的严重程度不同,所选择的打开咬合方式也会不同,需要正畸医生实际评估确定适合自己的正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