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检时,当你拍胸片、做CT时
是否会惴惴不安
担心到底“吃进去”多少射线?
患者也常有困惑,看病拍片到底有没有辐射?
辐射伤害有多严重?
关注公众号“duyisheng-shuo”,回复“辐射”,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
什么是辐射?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所谓“电离”是指生物体受到辐射时,某些组织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造成损害的过程。
非电离辐射能量较弱,没有电离能力,如手机、电脑、微波炉、通信基站等设备发出的电磁波,都属于此种。
在医院,却经常发现上图辐射标志。医学上一般采用毫西弗(mSv)来衡量辐射危害性,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
我们记住这个计量单位 毫西弗(mSv)
辐射,不仅仅存在于放射检查中,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各式各样的辐射:
家庭装修用的大理石、花岗石;
机场、地铁安检仪;乘飞机到达高空;
甚至香烟中也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
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中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甚至人体内也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本底辐射(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辐射)水平对健康没有影响。
对一般人来说,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大概约3mSv/年。这些自然生态的辐射线,就像空气一般存在人类的生活空间里。
我们记住这个数值3毫西弗(mSv)/年
什么是CT?
CT,全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产生的不同吸收率来形成人体内部图像的一种检查方法。CT检查的辐射来源于X射线,因此CT检查是有辐射的。
CT检查的辐射剂量取决于检查的部位、扫描方式、扫描时间等因素。一般来说,头部CT的辐射剂量约为0.3-2.0mSv,胸部CT的辐射剂量约为5-20mSv,腹部CT的辐射剂量约为10-50mSv。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建议,成年人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不应超过20mSv。因此,做一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一般在安全范围内。
CT成像过程非常复杂,说得太专业,怕你听不懂,简单粗暴来说就是,机器发出X线,穿透人体,到达处理器形成图像。
CT有两种方式——
普通平扫:只需要躺在CT机器上面,几秒钟就完成扫描
增强扫描:在平扫CT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碘对比剂会随着血液循环,跑到全身的组织器官中去
打了碘对比剂之后,就可以观察病变组织的情况,与周围正常的组织做对比,看是否有病变。
总而言之一句话,增强扫描看得更多更清楚。
X线(平片)
辐射:很小,0.1mSv
一次胸部X光检查,大致相当于日常生活10天所受的辐射,或者是单程坐飞机从东京飞往纽约所受的辐射。X光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成为白色。
CT
辐射:较高,2-15 mSv
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CT检查的辐射量要高出X射线10倍、30倍,甚至是上百倍,这与CT机性能、扫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关,尤其是腹部多期增强CT的辐射量相对较高。
PET/CT
辐射:有,PET与CT辐射剂量叠加,最大仅有15mSv
PET/CT学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与SPECT的局部检查不同的是,它针对的是全身检查。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检查,可以集中进行全身肿瘤寻找和疗效评判。
吸烟
如果每天1包香烟,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是35mSv,远大于大多数的医疗辐射剂量。
根据国家发布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
我国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剂量限值是50mSv
五年内每年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mSv
也就是说,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就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