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知道睡眠和休息的重要性。然而, 每天全世界都有无以计数的人饱受失眠的痛苦和折磨。
睡不好觉,不但影响人的记忆力、情绪、工作和学习状态等等,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短期以及长期的影响和危害。
为什么睡觉如此重要
睡眠绝对是人体维持自身健康的一种最自然和最强大的功能。如果你想第二天精力充沛、发挥良好,那就需要充足的睡眠。
这样,你才能精力集中、记忆力好,才能富有创造力和动力。
此外,睡眠在维持体重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睡眠控制着我们的食欲荷尔蒙。
实际上,我们的短期和长期健康状况以及所有表现都取决于睡眠质量的好坏。
既然我们知道睡眠如此重要,它很可能也会给人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睡的不好的时候。
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就是
学会放松
躺到床上,如何更好的放松?
可能你之前尝试过数绵羊、从头到脚逐渐放松。。。
那么,到底什么是放松身体,如何让你的身体感受到放松?
用力是可以有意识控制的,放松却很难控制。
很简单,首先握紧拳头,收紧全身的肌肉,然后放松,只有你的全身肌肉感受到了紧张的感觉,你才能感受到放松。
一旦放松了身体,入睡就会变得容易。
2分钟睡眠法
美军在二战期间为了避免飞行员因为没有充分的睡眠,而在飞行当中做出可怕的错误决策,遂研发展出2分钟睡眠法,只要经过约6星期反复练习,就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都能入睡,而且成功率高达96%。
不过这套睡眠法该怎么执行呢?根据网络媒体UNILAD报导,《放松与胜利:冠军表现》(Relax and Win: Championship Performance)一书的作者Lloyd Bud Winter就把2分钟睡眠法具体为四个步骤:
1.放松脸部肌肉,包括舌头和下巴,以及眼窝周围的肌肉。
2.尽可能压低你的肩膀,接着放松你的一只手臂的上臂及下臂,然后换另一只手。
3.呼气,让胸口放松。
4.放松双腿,从大腿开始,接着放松小腿。
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失眠困扰。一个名为“美国海军2分钟入睡法”介绍了“美国海军”如何利用5个步骤,在2分钟内迅速入睡,并称这一方法可快速解决失眠难题。
除此之外,还有18.5摄氏度入睡法、睡前小酌法、睡前运动法……这些助眠方法真的有效吗?
方法一:18.5摄氏度入睡法
网传睡不着时,不妨降低房间温度,让室温降至18.5摄氏度,人会更容易入睡。这种说法准确吗?
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确实可以改善睡眠,但绝非一定要降至18.5摄氏度。这一温度可能是基于国外研究成果而设定的,由于体质差异,18.5摄氏度的睡眠温度,并不合适我国居民。
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的体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欧洲人适合18.5摄氏度左右的睡眠温度,但中国人适宜20摄氏度左右的睡眠温度。而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他们的睡眠温度应该更高一些。
方法二:睡前小酌法
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小酌一杯,喜欢那种微醺感,认为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事实真是这样吗?
实际上,睡前少量饮酒会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反而不利于睡眠。大量饮酒虽会有短时的催眠效果,但在3小时到4小时之后,睡意便会消失,还会导致饮酒者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时人反而容易惊醒,甚至失眠。
方法三:食用褪黑素法
褪黑素是重要的睡眠激素,也是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遥控器”,一旦其分泌量减少,可引起昼夜节律混乱、入睡困难。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希望服用褪黑素,来改善睡眠,可它真能治疗失眠吗?
褪黑素是治疗睡眠时相障碍,即生物钟紊乱的药物,而非治疗失眠的药物。据统计,约25%有睡眠障碍的人,在服用褪黑素后,睡眠状况可得到改善,但对更多服用者来说,褪黑素并没有促眠作用,因此不应将褪黑素作为治疗失眠的药物。
方法四:睡前运动法
很多人认为,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甚至为了加快睡眠进度,特意在睡前剧烈运动。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在夜间做大量运动,对睡眠并无益处。临睡前开始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此时身体会向大脑传递身体还处在活跃状态的信号,大脑便不会为睡眠做好准备,例如分泌相关激素等,因此过于兴奋会影响入睡。
一般入睡前3小时内不要运动,可以选择每天上午或下午增加运动量和活动量,消耗身体的剩余能量,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而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