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Stomach cancer、gastric cancer)是发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 早期的症状包括胃灼热,上腹疼痛,恶心及食欲不振。症状与消化性溃疡类似,是导致延误就医的原因。实际上没有可以直接指向胃癌的特定症状,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来诊断病情。
但其痛感与溃疡还是有些许差异,胃溃疡是餐后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是空腹疼痛,但胃癌通常不受进食的明显规律影响,且其痛感是一种咬合性疼痛并且制酸剂(奥美拉唑等胃药)不能解除痛感,然而还是有较少数胃癌痛感会受进食影响,并且制酸剂能稍微缓解,导致诊断更加困难,所以说胃镜检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诊断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胃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排名第四的癌症,而且在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排名第二。胃癌的高发生率包括东亚、南美洲和东欧国家。每100,000人口约有8.52人至9.68人,胃癌名列2006年癌症死亡原因第5位,约有2500人死于胃癌,每100,000人口死亡率为11.4% ,但胃癌若是极早期仅在表面型的五年存活率几乎接近95%以上,而一旦扩散存活率会显著下降。
地中海式饮食(关注公众号:duyisheng-shuo,回复“地中海式饮食”查看相关内容)和戒烟都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治疗胃幽门杆菌也有可能可以降低未来罹患胃癌的风险,如果胃癌能够早期治疗,多数能够痊愈。 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化疗以及标靶治疗。
胃癌的相关症状
症状可能因胃癌的严重程度和类型而不同,但是很多症状很常见,大部分患者没有重视,如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1.粪便呈黑色,潜血阳性
这是胃癌的症状之一,如果多次发现大便呈黑色,而近期未服用特殊药品,或者食用鸭血、猪血等食物,您应该考虑进行相关检查。有时用肉眼可能看不到粪便中的血液,需要对粪便进行进一步的测试,而粪便中的血液可能由于其他癌症类型而发生,最常见的是结肠癌。
2.腹部不适和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以轻度不适到剧烈疼痛,主要持续在上腹部,任何形式的持续性腹痛都应立即就医。
3.持续呕吐和恶心
虽然这些是与许多病症相关的非特异性症状,但也可能是由于胃癌引起。因此,任何持续性呕吐和恶心都应该由医生进行评估,完善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4.食欲不振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没有食欲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吃饭的欲望对健康有害,即便如此,食欲不振并不一定是胃癌的症状。
5.腹胀
当患有胃癌时,腹胀、饭后疼痛多见,腹胀还可伴有胃部灼热感和消化不良。
6.肠道功能变化
与胃癌相关的最常见的排便变化包括腹泻和便秘,这种症状也可能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
7.疲劳
如果是持续的疲劳,最好及时就诊。当一个人患有胃癌时,疲劳可能是一种症状,因为它是由于呕吐和粪便失血导致的贫血。
8.过快的体重减轻
没有节食体重却不断减低,往往与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关。如果你没有节食或锻炼,如果你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减掉更多或约5%的正常体重,就必须医院就诊。
胃癌的诊断通过以下检查:
胃镜检查:通过将一根细而柔韧的管子,经过嘴巴从喉咙向下穿过,可以看到食管、胃部、十二指肠。
病理活检:通过在胃镜检查期间钳除一小部分胃组织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检查。
CT检查:通过CT扫描,查看肿瘤位置、大小及淋巴结情况。
上消化道造影:让患者吞下钡液,这些液体出现在X射线屏幕穿过胃以及消化系统,看到胃中的任何异常。
血液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测试。 CEA在一些癌细胞中大量存在,几乎有一半的人患有胃癌。
常见胃癌的危险因素如下:
遗传:胃癌的家族史,家族内有血亲罹患胃癌,则其它人得胃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多2-3倍。但仍有疑义,因这些人增加胃癌机会可能是由于有较相似的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
性别:已知男性发生胃癌的机会是女性的两倍。
年龄:胃癌在50岁之后患病率增加,研究指出或许与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有关。
血型:早在1953年就有学者指出血型与胃癌的发生有关,A型的的人较其他它血型的人,得胃癌的机会多1/5。虽然已知血型是红血球细胞上的抗原,与免疫系统有关,但为何A型血型的人有较高胃癌的发生率并不清楚。近年也有一些文献不同意这种说法。
幽门螺旋杆菌:胃的长期的感染这细菌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及一些免疫发炎反应。自1990初起就有许多研究报告指出,这细菌的感染与胃里淋巴癌的产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但对胃里的腺癌则一争议。目前有些证据显示此幽门杆菌感染与胃体和胃窦部位的腺癌有关。但是胃腺癌也发生在一些未感染幽门杆菌的人身上,譬如在美国,少于1%的感染幽门杆菌病患会产生胃癌,而且目前也无确切的证据显示预防或治疗幽门杆菌感染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所以说暴露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似乎会增加得到胃癌的机会。1990年代Martin J. Blaser博士发现特定菌株类的幽门菌能产生一种毒液让胃表面产生液泡,这种菌株称为m1和s1基因种,有的人先天体质有促发炎基因如果同时遇到感染m1和s1基因种幽门菌,则胃癌机率会大升,但其他基因种幽门菌则没有毒液能力,这可以算解答为何有些感染者并不导致胃癌率上升。
食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饮食的习惯与其内容与胃癌的发生有相当关系,据统计喜吃醺烤的食物、烧烤的肉类,酱菜咸鱼等盐渍物者,胃癌的发生率较高。也有研究指出胃癌的发生率与盐的消耗成正比。抽烟、喝酒也较容易促进胃癌的发生。在另一方面,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食用牛奶和维他命C则相对胃有保护作用,较少发生胃癌。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物的保存及调理方式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硝酸盐存在于一些蔬菜,某些饮用水,但也使用于肉类的熏制,它也可使盐渍的肉类看起来较鲜红。食物内的硝酸盐,经肠胃内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诸如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与其他胺类再形成硝酸胺、亚硝酸胺。动物实验已证实亚硝酸胺为颇强的致癌物,可引起胃里细胞的癌变。另外有一点须特别注意是胃酸溶度太低,容易使细菌在胃里滋生,增加了硝酸胺类的物质在胃里的生成。低温会抑制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也有学者指出这或许也是在美国胃癌发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也许是冰箱普及的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黏膜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其胃酸分泌较低,胃黏膜也易形成肠上皮化生,胃癌的机会增加。年龄愈大,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比率也愈高。至于肠上皮化生在病理化验有可分成三种亚型,以分化不完整的第三种亚型产生癌变的机会最高。
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是指因为胃无法生产一种物质,使得维他命B12吸收发生问题,缺乏导致的结果。这些人有1至12%会发生胃癌。
残胃癌:虽然仍有争议,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曾经接受胃部切除手术的人,较一般人患胃癌的比率为高,估计约2-5%到5-16%不等。此种残余胃发生癌变的时间,由前次手术算起约在15-30年后。这或许是因为胃切除手术后,胃酸较低,产生亚硝酸盐细菌增多。所以接受过胃部切除手术的人,尤其是采毕II式吻合术的,10几年后,若有任何上消化道症状,都应接受内视镜检查。
Menetrier’s疾病:这疾病也叫做肥厚性胃病变,胃皱折不正常增厚,胃酸很低,发生胃癌机会较高。但这疾病十分少见。
胃息肉:息肉是小的瘤或黏膜长出锯齿状的赘生物,绝大多数的胃息肉都不会有恶性病变,但是若胃腺性息肉大于2cm以上,其中30-40%会有恶性变化。
烟草和酒精滥用:这些生活习惯也都会增加胃癌发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