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出诊的时候遇见很多患者,拍片的时候会发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炎,而大多数的患者对牙周炎的认识十分欠缺,由于其本身发病比较隐匿,患者更想知道牙周炎是如何引起,如何治疗以及牙周炎的危险性。
牙周炎主要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口腔内牙周组织的长期的慢性的细菌感染。牙周组织主要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多数发生在35岁以上的患者,但是近期的全国普查,我国90%的成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牙周炎,包括我本人也是有轻度的牙周炎,因为其发病不容易发现,起初是无明显的症状,或者是慢性龈炎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使炎症向牙周组织蔓延,当真正的意识到时基本已经发展成中度,但是真正的重度牙周病比例较低,约占5%-20%。目前牙周病已经成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希望大家加以重视。
牙周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局部菌斑:漱口是不能使菌斑去除,需要有效的刷牙。一般需要早晚各一次,每次3到5分钟,同时牙缝较大的后牙要配合着牙线及牙缝刷才能清洁干净。
2. 牙石:当有些隐蔽位置的菌斑长期没有得到清理,加上唾液中的矿物质的不断沉积就会形成牙石,大多以下前牙为多,龈上的牙石多数患者舌头可以感觉到自己牙齿表面粗糙。那么龈下的牙石需要牙周探针才能发现,平时的洗牙是无法将其去除。
3. 创伤合关系:有些患者的口腔卫生很好,还是会形成个别牙位的牙周炎,牙周溢脓,咬合疼痛等,多数是局部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不良而引起的牙周组织破坏,需要进行合关系的调磨。
4. 其他:食物嵌塞,吸烟,喝茶等等也是局部加重的因素。
在临床上,牙周炎有哪些表现呢?
1. 口腔异味:除了呼吸及消化系统可以引起口腔异味之外,目前普遍认为口气多数是由牙周炎产生的甲基硫醇以及舌苔产生的硫化氢引起。
2. 牙龈退缩:之前也叫牙周萎缩,当牙周炎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时,牙周组织中的炎症反应会使牙槽骨吸收,进而引起牙龈萎缩,牙龈及牙槽骨包绕着牙齿的牙根,最后也会导致牙根暴漏,从而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齿敏感的症状。
3. 牙周溢脓及牙周脓肿:当牙周袋内的炎症肉芽组织逐渐增多的时候,有时会按压牙龈会从牙周袋内渗出脓性渗出物,还有一部分患者主诉牙龈肿痛,多数是发生了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而引起了牙周脓肿或者牙槽脓肿,严重的也会出现局部的面颈部淋巴结肿痛及发热症状,需要切开排脓配合消炎以及后续的牙周科及牙体牙髓科治疗。
4. 牙齿松动及咬合无力:牙齿通过牙周膜固定在牙槽骨里面,那么当严重牙周炎时,牙槽骨逐渐吸收而降低高度,最终牙齿的根基也会变得薄弱而引起牙齿松动,进食时自然不能再承受很大的咬合力,超过了牙周膜的负载能力,就好似“小马拉大车”,所以也会感觉无力酸痛。
5. 其他:牙周袋加深以及牙龈炎的类似症状我不再赘述
如何治疗:
首先要知道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序列治疗,因个人情况可能是3到5次甚至更多,同时要了解牙周炎不能治愈,只能通过努力不让其加重。
1. 要通过洁牙来清理牙冠及牙颈部的牙石,菌斑等
2. 一周后待牙龈炎症稍有缓解后对全口牙周情况进行评估
3.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及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分次实施龈下的刮治。
4. 三月至半年后再次就诊,再次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必要时会对个别牙齿位点进行牙周翻瓣手术。
牙周炎因其自身特点不易被发现,所以当有一些以上的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将牙周炎牢牢的控制住,不任其发展,损害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