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温度的不断变化,你的皮肤是不是开始干燥、发痒、脱屑了?皮肤瘙痒不适,总会想让人时刻抓挠,这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形象,而且还会使人出现焦虑甚至烦躁不安的情绪。
那么你知道导致皮肤干燥的原因有哪些吗?
1、个人皮肤屏障
一些敏感性肌肤的人群,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特别敏感。轻微的刺激即可能出现红斑、瘙痒、烧灼、刺痛等现象。
2、环境温度与湿度
气温的变化,气温下降,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会随之减少。皮脂不够,保湿能力就跟不上。另外,空气湿度不足,也容易导致皮肤处于缺水状态,从而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
3、过度清洁
以皂基为主要成分的清洁产品,如脂肪酸钠、脂肪酸钾、脂肪酸乙醇胺等,清洁力较强,但是会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成分,使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降低了皮肤的水合程度。
4、长期受到不良刺激
经常接触洗衣液、肥皂等洗涤用品,又不注意皮肤保养,会损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脱皮开裂。
5、身体内部缺少水分造成脱皮
正常情况下,脸上脱皮并不是一件性质多么严重的事情,甚至连病都谈不上,它主要是由于身体内部缺少水分而引起,当皮肤失去水分,会出现以下现象:表皮细胞像干燥过度的纸一样,边缘都卷起来,爱脱皮,所以要多补水。
怎么去避免皮肤干燥呢?
1、多喝水
皮肤的细腻滋润度与身体含水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体缺乏水分时,肌肤就会出现干燥、粗糙等现象,想要肌肤水润,每天就要多喝水。
2、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如常见的干燥气候、热环境、饮酒、过度洗浴、接触各种刺激物或过敏原、精神紧张、焦虑等因素。
3、洗浴
秋冬季护肤的话,要适当做“减法”,即适当减少每周洗澡频率,建议洗浴次数每周3次左右,每次洗澡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沐浴温度控制在比体感温度稍热为宜,避免用特别烫的水洗浴。洗澡时还要避免使用搓澡巾等揉擦皮肤,过度揉搓会使得角质细胞过度剥脱,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4、加强保湿
洗澡后要记得涂抹身体保湿产品,这样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皮肤屏障。尤其是婴幼儿、老人、皮肤干燥人群和湿疹人群,建议洗澡后最好在3分钟内涂保湿产品。不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及季节变化,选择不同质地的保湿产品。敏感性皮肤尽量选择和皮脂膜本身成分近似(如神经酰胺、角鲨烯、花生四烯酸、亚麻酸等)的保湿产品,不含香精、色素等刺激性物质最佳。
5、调整饮食和睡眠
饮食上应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香菇、花生等。必要时也可按医嘱补充维生素。少吃辛辣刺激、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与此同时,还要避免熬夜,保证合理充足的睡眠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皮肤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