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演员孙铱因怀孕后生化做体检查出脑动脉瘤,冲上了热搜。万幸的是,她查出及时,而且做了手术,术后给网友报了平安。
脑动脉瘤很多人都没听过,但看到有“瘤”这个字眼,想当然地以为是癌细胞。
但此瘤非彼瘤!
肿瘤想必大家比较了解,它就是一个实体瘤,如果是恶性的就可以称之为“癌”了。
而脑动脉瘤虽然也有一个“瘤”字,但只是个幌子,它的真实身份是一个血包。
至于这个血包是怎么来的,就不得不提到血管壁的“豆腐渣工程”了。
健康的血管壁像标准三明治:
当中层肌肉发育不良(先天缺陷)或后天损伤(如动脉硬化)时,相当于三明治少了关键的"培根层",只剩下面包片和芝士——血管壁抗压能力骤降。
而人体内的血管本身又细又密,像蜘蛛网一样分布在全脑。血管里有些容易受到血流冲击的区域,譬如转弯、夹角处、分叉处的血管壁,在日积月累下很容易变薄,出现异常的扩大或膨起,突出在血管外,形成血包,也就是脑动脉瘤。
一旦血包形成,就会开启「越鼓越大」的恶性循环,只要稍加刺激,就有可能“爆”,造成脑出血。
烟和酒这两位“大反派”,无论在什么疾病中,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脑动脉瘤也不例外。
烟中的尼古丁堪称,血管内皮细胞的"毒药"。而酒精代谢产物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壁,加速血包爆裂。
但谁能想到,一些冷门选手也会助攻呢!
逢年过节、团建聚会的时K歌总是必选项目,虽然唱歌是一种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但如果在用力唱高音的过程中情绪特别激动,呼吸方式不对,全身肌肉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对本就很薄弱的动脉瘤血管壁产生过大的压力,从而使得已经存在的动脉瘤破裂。
暴脾气也有可能引发血管危机!生气时,大脑的情绪中枢(杏仁核)率先激活向下丘脑发送"SOS"信号:准备战斗!
下丘脑的"总指挥部"会启动交感神经系统,释放促肾上腺素。这些激素是血管的"紧身衣",会让血管壁反复收缩进而增厚,最后可能导致弹性纤维断裂,造成血包破裂。
此外,高盐饮食、久坐不动、排便过度用力、熬夜等也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壁长期承受"高压水枪"的冲击,会不堪重负,指不定就在哪天爆个大雷。
对于脑动脉瘤,绝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可能是:
"炸弹倒计时":
突然的"雷击头痛"(就像有人拿斧头劈开脑壳)
眼皮下垂变"大小眼"(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的专属信号)
莫名视力模糊(不是手机玩多了!可能是视神经受压)
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动脉内的血液马上就进入了蛛网膜下腔,这些血液会刺激脑组织和血管神经,出现明显的症状:
已经爆炸的"灾难现场":
喷射状呕吐(别当普通肠胃炎!)
脖子僵硬如木板(这是脑膜刺激的典型表现)
意识模糊说胡话(此时每耽误1小时,死亡率增加5%)
此时,一定要及时送医,不要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