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给家庭带来的生活困扰,为了家庭与幸福,李决心战胜腺肌症 !

孙爱达医生 发布于2023-06-20 10:31 阅读量593

本文由孙爱达原创

      北京籍35岁的李女士是一名腺肌症患者,同时也是一位企业高管,家庭中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她的丈夫同样事业有成,这本应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康之家。然而,因为腺肌症的存在,这个家庭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每个月,严重的痛经如同毋庸置疑的恶魔,准时而至,纠缠不休。李女士表示,每当痛经发作时,她无法正常工作,必须请假。然而频繁的请假却很难启齿,因为一般人对于这种病症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她强硬男性领导了。久而久之,她感觉到领导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眼神透露着厌倦,仿佛觉得她太过“矫情”。为了弥补工作上的缺失,她只能通过加班加点的努力工作来平衡领导的不满。

  所有这些压力和困难,她默默忍受了下来,她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是不是癌症的癌症,尽管疾病给她带来了痛苦。然而,最令李女士感到心痛的是她对孩子和丈夫的亏欠。每当疼痛发作的时候,她不得不瑟缩在床上,脾气暴躁的就像一个家里的恶魔,难以控制!每当这个时候,他两个可爱的孩子都会蹑手蹑脚的踮着脚尖悄悄地关上自己的门,低声地说话,生怕吵到了妈妈。

  谈到这里,李女士声音变的哽咽,紧咬嘴唇把头转向了窗外,眼中泛起了点点泪光。而她对丈夫的无数次无名之火也无法计数。为了孩子,为了丈夫,她下定决心必须战胜这个病魔。

        在捍卫子宫的路上,孙爱达教授团队一直在努力

  有人说孙教授如今87岁高龄,不仅坚持坐诊还亲自手术,她的手会抖吗?可是找她做过手术的人都知道,她仅仅是有80多岁的年龄而实际是60多岁人的精神状态,在1周的工作时间里,每天坚持7点30到医院查房后出诊,这份好习惯源自北京协和医院几十年的工作习惯,孙爱达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以来,除了出门诊外,还曾经参与手术、教学和赴国内外学术交流大会作学术发言。

       她研创开展妇科腹腔镜下微波及半导体激光治疗,参与编著妇科专业书籍十部,其中《林巧稚妇科肿瘤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共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近80篇,其中“腹腔镜下应用激光与微波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等5篇论文分别获中华医学会妇科科学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医疗成果二、三等奖。1992年获全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退休后研创的“子宫腺肌症去病灶开腹保宫手术”目前已为很多腺肌症女性摆脱切子宫的困扰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孙爱达:主任医师,曾在北京协和工作62年,每周一、二、三、四、五、六在北京东方博大坐诊,师从林巧稚,研创子宫腺肌症开腹剔除病灶保留子宫手术,目前已让众多女性受益,病友交流群内众多姐妹不定期分享心声和腺肌症看病心声,加V(fuke1309)通过后和病友一起交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