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孟婷医生 发布于2024-11-25 00:33 阅读量256

本文由孟婷原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接收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眼睛。作为一名眼底病医生,在门诊看患者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些话也只能对特定来看诊的患者说,远远是不够的,希望可以通过轻松的科普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帮助更多的人。

    初衷是希望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剖析常见的眼科疾病,助您更好的获取需要知道的重要内容。内容繁杂,由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如您有需要也可留言告知想要知道的内容。

    近期的一个老患者半年后回来复查,双眼视力下降严重,返院复查。

‍:问其为何第一次眼内注药和激光治疗后未继续?

患者:激光治疗会痛,害怕,感觉看东西还好,就没有回来看了。

‍:我们一起看一下检查结果吧

检查结果:双眼黄斑重度水肿,视力下降严重。双眼眼底缺血与半年前比较明显加重。从检查上看双眼都是只做了一次眼底激光治疗。

‍:第一次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时没有按计划完成,激光也没有完成,血糖控制也一般,导致这半年持续进展严重,必须尽早继续规范治疗了。

患者:明白。(妻子在旁数落不该任性)



    到底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呢?如果从细微机制等等去解释一定是繁杂的。简要来说就是糖尿病这个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眼底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眼前团块状黑影飘动,视力可下降至只能看到手指晃动。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呢,顾名思义首先要有糖尿病病史。根据现在国内外的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即尽早至眼科做眼底筛查。

    经过了内分泌科与眼科医生的多年努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是做过眼底筛查的,所谓眼底筛查就是眼底照相,给眼底拍张照片,可以提示很多信息,也可以反映出全身疾病。如果出现眼底出血以及血管异常等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了,这个时候眼科医生会对疾病进行分级,疾病的不同分级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最简单的就是分为非增殖期与增殖期。当疾病处于非增殖期时,说明疾病程度相对较轻,这个时候往往只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加上吃药或者必要时进行眼底激光治疗(以后专门祥述)就可以了,但这个时候往往容易漏掉,除非做眼底筛查。为什么呢?因为疾病的这个阶段,患者本人往往没有任何视觉方面的异常,而且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眼睛的并发症,即使可能有部分了解,但是由于视力正常,往往不能引起重视,因此错过早期干预的时期,疾病这个时候就不知不觉的继续进展下去了。

    疾病继续往下进展就来到增殖期阶段了,这个时候往往可能就出现眼底严重的黄斑水肿或者玻璃体出血,这个时候如果早点就诊进行治疗很多人还是可以获得稳定视力的。但是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没有警觉,随着眼底少量出血有自行吸收的过程,会自觉视力有好转,以为自行好转了,殊不知,这个时候的好转只是疾病的障眼法。由于疾病的进攻武器没有被收缴,可能一段时间后又继续作祟,反复造成水肿及出血,最后导致眼底不可自行吸收的大量出血导致视力丧失或严重的视网膜脱离致眼底情况如山河破碎般难以收复。

    综合以上,为了防止视力不可挽回的丧失,确诊糖尿病后一定要定期做眼底检查,一旦发现有眼底异常,及时眼底病专科就诊,明确治疗方案,规范治疗,与医生一起维持视力的稳定,保护未来光明的每一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