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七余载,成功已过万重山!

刘嘉林医生 发布于2024-03-02 01:10 阅读量3962

本文由刘嘉林原创

近日,一位7年前因胆囊息肉接受保胆手术的王女士,再次回到深圳市中医院肝胆外科刘嘉林主任保胆门诊复诊,复查胆囊收缩功能仍可达到64%,囊内未见异常。一个7年前准备切掉的胆囊,如今依然运作良好!



PART.01


病程回顾

7年前,42岁的王女士在体检中被发现患有胆囊多发息肉,最大者约13mmx6mm,时常伴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尤其在饱食后更为明显。就诊于多家医院,均建议切除胆囊,但是王女士不愿意失去她的胆囊。


经多方了解,找到了保胆专家--刘嘉林主任。在全面检查评估后,诊断为胆固醇性息肉。为避免将来并发胆囊结石甚至恶变肿瘤的可能,刘嘉林主任根据她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中西医治疗方案。不仅关注她的胆囊功能,同时还注重病因及体质的调整,达到标本兼治。最后,保胆手术手术成功!术后王女士在快速康复技术的支持下,第二天就能够正常进食,第三天出院。


王女士胆囊息肉(胆道镜下)


PART.02


术后调养

保胆手术后最大困难即复发,目前的研究显示保胆术后患者的复发率为5%-31%。为降低王女士保胆术后复发的风险,刘嘉林主任团队根据她的术后情况,中西医结合。不仅注重恢复胆囊功能,还注重改善全身体质。王女士术后恢复满意,吃嘛嘛香!


王女士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成功保胆,让我自信,觉得自己就是正常人,生活上、饮食上没有顾虑。如果当初切了胆,我相信生活将会是另一个模样。我一直心怀感恩!感谢!




PART.03   


预防复发为何如此困难?

因为胆囊结石、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等疾病的原因非常复杂,属于多因素致病。遗传、肥胖、高龄、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早餐、缺乏维生素C、少纤维素饮食等)、熬夜、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甚至环境因素均与胆囊结石、息肉形成有关系。所以,在保胆手术后,需要充分应用各种有利于恢复胆囊功能、降低术后复发可能性的技术,比如中西医结合就是最好选择之一。




PART.04


预防复发的措施有哪些呢?

1.改变生活习惯:熬夜,不吃早餐,不爱锻炼,不爱喝水,高脂饮食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损害着机体,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胆囊的结构与功能,促发胆囊结石、息肉的生成。保胆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彻底改变以上不良习惯,才能给胆囊的恢复创造优良的条件。


2. 坚持定时吃药:保胆手术做完后,胆囊状况尚不足以抵抗结石、息肉的复发,需要药物的辅助改善胆汁性状,便于胆囊康复。一般需要半年左右。如匆忙停药,容易给致病因素反扑机会。


3. 中医中药:中医是我国的医学宝库,集整体观、治未病的理念特色于一体。胆囊系统的疾患多属于中医胆胀病,手术前后采取口服中药或运动康复等各种特色疗法来调整阴阳,祛除致病病因,有助于降低保胆术后结石、息肉复发几率。


胆胀病常见的分型及用药如下表所示:


4.穴位按摩及经络拍打

胆囊疾病病位在肝胆,肝主疏泄,胆附于肝。通过按摩、拍打肝胆经的穴位,可以促进二者协同合作,胆汁疏利有度、蓄溢正常。


穴位按摩太冲穴:


定位:
坐位或仰卧位。由第1、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第1、2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可感有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方式:每天揉按双足的该穴位10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宜。




拍打肝胆经:


定位:
胆经从上往下行走于躯体外侧,从大腿至小腿,即裤子外侧中分的位置;肝经和胆经相反,行走于下肢内侧。


方法:每天敲打双下肢内外侧的肝胆经各10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



经络穴位拍打操


下面是深圳市中医院为市民朋友编制的经络穴位拍打操:






刘嘉林保胆专家门诊(深圳市中医院福田院区门诊)
周一上午 9:00--12:00
周四上午 9:00--12:00

地址:深圳市福华路1号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