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为什么会产生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韩耀辉医生 发布于2022-01-07 16:04 阅读量3440

本文由韩耀辉原创

1、人为什么会生病?

人的存在与心理痛苦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人类,我们都要经历离别、失去、悲伤、幻灭、放弃,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某些义务,对自己的未来、亲人的未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亲人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痛苦、焦虑、悲伤或抑郁情绪。一般来说,人类拥有必要的神经系统工具,可以发展内心的能力,以应对这些痛苦的情境,并将其转化为成长与发展的推动力。如果能成功地实现这一点,尽管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苦难,但人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到幸福。因此,这种痛苦的程度不能被认为是病理状态。

有时候,心理折磨会达到一个人承受能力的极限。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会感到萎靡不振,无法适应现实,心情低落消沉。此外,有些人由于各种生理或发育的原因,没有形成必要的能力来应对日常的困难,或者无法正确地使用这些能力。这种侵入性的、令人难以招架的痛苦,这种痛苦超过了个体的应对和转化能力。它被认为是将生理上的情绪紧张转化到心理层面时遭遇了阻滞而产生的结果,个体无法从中获得意义从而减轻痛苦。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因为这些事件而受到伤害,伤害我们的是这些事件在我们身上激发的东西,以及我们没有能力在心理层面上处理这些事件、无法为其赋予意义所带来的影响。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2、如何治疗?

肝脏是人类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而脑则是人类代谢现实的重要器官,这是人的心理功能的生理基础。因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重要的心理功能缺陷源自于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基础缺陷。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最主要的两种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的时机

当四个基本功能,即整合功能,抽象概括功能,现实检验功能,和自我保存功能有缺陷,需要服用药物,尤其是抗精神病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整合功能:指个体在组织和整合记忆、经验、注意、思维、言语、符号、内心想法、情感、时间、空间、外界环境特征等各种事情之心理操作的一个术语。主要表现为思维和言语的紊乱。

抽象概括功能:在字里行间总结中心意义、理解象征含义、使用隐喻的心理操作能力。比如不能理解一些成语或者谚语的象征性含义。

现实功能:我们能够具有一些常识,比如汽车是无生命体,不是动物,同时可以用一些方式来检验所处的环境,以便确认它的现实性,这就是一种现实功能良好的状态。

自我保存功能:自我预防和护卫自己不受伤害的功能,保护自己远离无论是不愉快还是愤怒的情绪。具有自伤或自杀情况的人此功能较差。

有时候,当治疗师正在尝试帮助来访者理解他们自己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被自己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淹没,当他们体验到的强烈而危险的情绪(抑郁,惊恐、暴怒)导致了不只一种心理功能短暂崩溃的时候,我会开出药物处方,并建议他们进行药物治疗。有损害或崩溃的心理功能主要指以下几种自我功能:

睡眠-觉醒周期功能

记忆功能

工作能力

注意力集中功能

对危险的判断功能

言语表达能力

智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心理治疗

任何类型的心理治疗工作都会涉及治疗师要告诉来访者那些能影响我们的事情。治疗师要说的话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使来访者情绪镇静下来的话

激发来访者的话

前者对应支持性治疗技术,是指治疗师对来访者所说的话能够使他们感到好受一些——有点类似于给身体疼痛的人服用止痛药。解释性治疗技术非常像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师对来访者所说的话开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一些痛苦,但是必须在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话才能产生有益的效果,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类技术的目的是要移除或改变来访者的问题。

在心理治疗中,改变是一种动态的、主动的、渐进的现象。来访者能循序渐进地从不满意的运作模式向更适宜、更满意的模式演化。来访者讲出他们的问题,同时重新经验着一段关系。情感层面上的改变,只有借助于高质量的情感和关系经验才能发生。当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进行互动,就来访者痛苦的原因进行交流时,一些东西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一种建立互相尊重的、尊重自己和对方边界的关系的方法。这个过程将引导来访者从对心理治疗师的模仿(有一位来访者曾对我说“我像您那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没有生气,而是让他向我解释是什么促使他做出那样的行为”),发展到对心理治疗师的情感和关系能力逐步内化。这样,来访者在经历这段关系时,同时会习得一种新的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一个“印刻”的过程,心理治疗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认同模型而存在。当来访者与治疗师进行交谈,诉说自己的各种困扰,就有机会能够对自己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治疗师同样在治疗中给出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促进来访者有新的领悟。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参考书目:

[1]王长虹. 《临床心理治疗学》[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6):568-568.

[2]莫妮卡·布里永.《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M]鲍轶伦,译.人民邮点出版社2021.

[3] 杰罗姆·布莱克曼.《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选择》[M]赵丞智,张真,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