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怎么回事?

刘峰医生 发布于2021-06-25 09:40 阅读量7141

本文由刘峰原创

     遗精一般是指男性性成熟时期出现的非性交活动、也没有自慰的情况下,精液自尿道口自行泄出的现象。男性青少年在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性器官其实每天都在不间断地产生精液和精子。当这些精液产生积累到足够的量而未被体内吸收掉,又没有进行性交或自慰释放出来的时候,一般就会借助梦中的性活动或在有性欲冲动时不自觉地排出体外,俗语说的「精满则溢」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遗精多在睡眠时发生,称为梦遗。健康男性每月可有1至3次遗精,或稍多些,如果没有其他任何不适,这是正常遗精,也可叫做生理性遗精,不必焦虑,只要备好干净内裤替换就行了。如果无性生活的青年男子遗精的频率长期持续在每周 2 次以上,或者经常连续几天发生遗精,或者已婚男性有正常性生活的同时仍然频繁遗精,甚至精液在清醒状态下也不可控制地滑泄而出,并且影响到生活工作,出现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精力不济、焦虑等状态的时候,一般可以认为是 「病态遗精」。频繁遗精 原因:1.长期处于频繁色情刺激引起的性冲动中(最常见的原因)这种性刺激信息,包括视频、图片、文字, 声音等,甚至现实生活中与异性正常接触中存在的视、嗅、触、听信息都可能形成性刺激信号。青少年频繁的自慰行为频繁自慰可能导致大脑过度兴奋及脊髓射精中枢兴奋性与抑制性失调,兴奋性超过抑制性,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3.生殖器官的炎症比如尿道炎、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等,会引起相应器官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多,且较为敏感,容易发生喷薄而出的情况。4.包皮过长平时阴茎头处于被包裹状态,与外界接触少,相对会比较敏感,夜间勃起后偷偷探出了头,容易一触即发,诱发遗精。5.身体虚弱,过分劳累等因素这样会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或睡眠过深,大脑皮质对低位性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容易发生遗精的反射。6.睡眠习惯晚上睡觉盖的被子太厚太重,过于温暖,或丝绸面料被褥,都会使阴茎更容易膨胀充血,并且加重刺激,从而诱发遗精。内裤过紧被紧紧缚住的阴茎,容易达到兴奋阈值,也会像被解救的姜戈一样,迎接自由释放天性。频繁遗精的危害有哪些?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有些男性把精液看得很贵重、很神秘,认为精液是人体精华所在,民间有「十滴血生一滴精」的说法,认为遗精伤元气导致肾亏,损害身体的健康。如果出现频繁遗精后这种担心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和学习,久而久之,感觉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甚至兴趣淡漠,意志消沉。这种心理焦虑长期存在的话,会转化成对性的恐惧,担心通过正常性生活失去更多精液,长久下来还会引起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异常。频繁遗精的背后,可能预示着身体处于某种疾病状态,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诊疗。精液真有那么金贵吗?其实精液没什么特别重要的成分,主要是精子和水分,以及很少一部分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每次遗精损失的「营养」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如果精液存量过多,反而会使人感到不舒适,排精以后觉得舒服一些,适度的排精不仅对身体无害,反而会有一定益处。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消除对遗精的恐惧,减轻心理负担。频繁遗精如何是好,有什么办法进行调整?针对频繁遗精,「解铃还须系铃人」。首先要分析可能的诱发因素,能自我调整的就自我调整,比如:1. 形成规律的性生活习惯;2. 注意性器官的卫生,夜间睡眠时下半身及足部不宜过暖,睡眠姿势尽量减少俯卧,双手避免放置在生殖器部位;3. 避免过多的色情刺激信息及频繁自慰,多进行有氧体育运动,有利于缓解症状;4. 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度饮酒、辛辣饮食等刺激性因素。同时,还应到正规医院的泌尿男科检查及诊治,寻找潜在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1. 龟头过于敏感的,可以行包皮切除术暴露出龟头,慢慢龟头敏感度便会下降;2. 泌尿生殖道感染炎症刺激引起的,可以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祛除病因;3. 有严重精神心理问题及睡眠问题的,可以使用镇静剂及抗抑郁药物,也能缓解遗精症状。遗精不可怕,怕的是讳疾忌医。遗精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成年后的性生活的生理反应过程没什么两样,是不必过于担心的。只要在遗精后次日无不适感觉,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就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干预。当然,前提是你要对遗精有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心理负担。但是在出现病态遗精时,就需要关注一下:是否生活方式需要调整,有无疾病因素需要纠正。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羞于启齿、讳疾忌医,如果拿不准或者搞不定,就大大方方地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