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石斑鱼呛进铁钉长的鱼刺 四天后咳血了……

张建全医生 发布于2024-10-12 23:16 阅读量3027

本文由张建全原创

一整条的石斑鱼洗干净

背上划两刀,加料酒、姜片、葱段

上锅蒸后放葱丝、酱油,泼热油

简直鲜掉眉毛

然而,汤大叔(化名)却因为这道美食

经历了一场生死边缘的惊魂之旅


汤大叔是河鲜重度爱好者,特别喜欢那种鲜美的味道。


有一天,他买了一条新鲜石斑鱼,饭桌上一边和家人连连称赞一边大口吃鱼肉。突然被呛到了,咳嗽得很大声。他赶紧喝了几口汤,后面咳了几下就好了,他也没太在意。


四天后,汤大叔一大早就去爬莲花山,还没走到半山腰,就觉得自己体力明显不如之前,稍微快走几步就气喘如牛,还咳出了血痰!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汤大叔赶紧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细心的医生立刻为他安排了胸部CT检查。CT室报了危急值,发现汤大叔右中下叶气管道有一个长达4厘米的尖锐异物!


耳鼻喉科医生迅速联系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黄艳媚医师,让汤大叔转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张建全教授判断,汤大叔的病情非常凶险:这根鱼刺长达4厘米,像铁钉一样钉在气管壁上。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着呼吸运动,随时有脱落并到处刺伤气管壁的风险,甚至可能刺破血管导致大出血!


张建全教授迅速组织了科室团队讨论,决定马上做胸部增强CT,了解大鱼刺和肺内血管的相对位置,降低大出血风险。


一般来说,可以在气管插管下进行气管镜治疗,保护气道和声门。但是气管插管会导致鱼刺取出的通道变窄,鱼刺碰到插管可能会断裂,有进一步加重气道损伤、水肿的可能。


经过反复讨论,医生团队最终决定不借助气管插管直接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这样一来,手术难度增加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手术过程中,林海容医师和陈海琴护士等密切配合,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医护人员紧紧握住支气管镜及异物钳,预防鱼刺在取出的过程中脱落;同时还得留意,在过声门时要特别小心,调整好支气管镜带动鱼刺方向,避免损伤到声带。


整个手术过程花了20分钟,完整地取出来了一根形状像大号铁钉的鱼刺!




张建全教授表示,由于鱼刺卡在支气管有段时间了,支气管腔内已有肉芽组织增生和阻塞性肺炎,来院时汤大叔的呼吸困难症状已经比较明显了。幸好手术很成功、及时,在保护好气道和声门的前提下取出了鱼刺,防止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看到那根令人胆战心惊的鱼刺,汤大叔和他的家人既感到后怕又庆幸。


汤大叔当场表示,今后吃鱼一定要慢,不能再边吃边聊,并对中大八院的医护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张建全教授提醒,吃鱼时务必小心鱼刺。呛入鱼刺有刺破大动脉、导致大出血死亡的风险。一旦被鱼刺卡住,应该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寻求帮助。如果鱼刺不幸进入了气管或支气管,则需要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PCCM合格单位、中山大学硕士、博士授予点、福田区重点学科、深圳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单位。在学科带头人张建全主任医师带领下,目前科室已设立呼吸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变态反应等五个亚专科。


呼吸内镜中心设备齐全,配备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超声小探头、硬质气管、胸腔镜、高频电刀、氩气刀、二氧化碳冷冻治疗仪等一系列设备。对特殊肺部感染、肺部小结节、大气道狭窄、大气道肿瘤、气道异物及疑难性胸腔积液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成功开展华南首例肺结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也是肺结节全国联盟单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