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最强的诊治中心在中大八院

张建全医生 发布于2022-10-08 22:38 阅读量2768

本文由张建全原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建全主任带领的团队接诊了一位以肾移植后咽痛为主要表现的病人,通过严谨的临床思维、关键先进的检查和优秀的诊治水平顺利帮助患者摆脱病痛,重获健康。以此病例为引入,认识马尔尼菲篮状菌和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希望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广大患者。

病例资料:

林叔今年54岁,常居南方,最近咽痛了十余天没有找到原因。曾经肾移植手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经喉镜检查,发现咽喉部出现溃疡及灰色新生物。

随后团队为患者安排NGS检测、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灌洗液培养等检查,最后确诊为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累及咽喉、肺部),经抗真菌治疗后好转出院。


图片发自160App

源自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了题为“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 mimicking laryngitis tuberculosis”的病例研究(2022,4,JCR 1区,IF=12.074)

林叔咽痛究竟是因何而起?如何认识陌生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TM)原称马尔尼菲青霉菌,多发于气候炎热潮湿之地,如东南亚、中国南部,在国内尤其见于两广地区,是继结核菌和隐球菌之后,成为南方地区引起HIV感染者发生感染的排名第三位的病原,深圳正处于多发地区。艾滋病患者、有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人群是其主要的攻击对象。马尔尼菲篮状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呼吸系统是最常见的受累系统,吸入环境来源的气雾化分生孢子可能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重要的传播方式,除此外也可经皮肤直接种植、消化道(食用带菌竹鼠)感染。



图片发自160App



马尔尼菲篮状菌究竟是何方圣神?深圳地处炎热潮湿的南方,也是它的老巢!

以下图示:25℃时马尔尼菲篮状菌在沙氏培养基上以菌丝相形态生长。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以下图示:37℃时为酵母相生长。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有什么表现?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深部真菌疾病,多发生于艾滋病人群,多表现为播散型,主要侵犯机体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皮肤、呼吸系统(咽喉感染、气管、支气管和肺感染)、骨髓、淋巴系统及肝脾、骨骼等,出现相应的组织器官损害,其中以艾滋病人的皮损表现最为直观。现已经证明,某些具有潜在的免疫缺陷机制的“健康人群”也可以罹患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复杂,早期病原学阳性检查率低,常出现误诊、误治,死亡率高。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马尔尼菲篮状菌可以累及全身包括血、骨髓、肝脾淋巴结、气道、肺部、皮肤、肠道、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等。

表现多样、易误诊,中大八院呼吸团队如何妙断其因?

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由于其免疫缺陷的机制不同,常常因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低而延误治疗、误诊甚至误治。为了明确病因,铲除疾病的罪魁祸首,包括常见的病原学培养,骨髓和淋巴结活检组织培养等,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诊疗体系,能更快地帮助患者明确病因,更好地遏制疾病危害。其中将二代测序技术NGS应用于病原体诊断是团队实现精准诊断的利器,实现精准医疗的前提,为患者得到正确有效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图片发自160App



另外,团队呼吸无痛内镜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深圳市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内率先开展气管支气管硬镜术、冷热消融术、光动力治疗术、气道狭窄扩张术、气道异物取出术、支架植入术、肺减容术治疗严重肺气肿、胸腔镜等多项高难技术,开展华南首例电磁导航冷冻活检术,为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又一条高效途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新引进的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张建全教授,致力研究马尔尼菲篮状菌14年,与微生物、病理科成立一体化平台,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已经达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诊治最多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的呼吸科专家。在宿主免疫缺陷机制、易感因素、菌株毒力、发病机制方面、临床治疗等造诣极深,被誉为“全国马尔尼菲第一人”。

得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怎么办?

在深圳家门口,中大八院呼吸团队就有招!深圳地处中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滋生埋伏之地,面对马尔尼菲篮状菌,不用全国各地到处跑,在家门口就有一支以张建全主任带领的权威、高效、专业团队为您并肩作战、击退病魔!


                        专家介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


图片发自160App

张建全,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全国呼吸感染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全国感染学组,中国肺部真菌病诊治协作组,中国医促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等全国委员。擅长难治性、复杂性呼吸系统感染诊治,在肺部真菌影像与临床有丰富经验,在结核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隐球菌、曲霉菌、瓶霉菌、努卡菌、放线菌等真菌有很深的造诣,目前担任钟南山院士牵头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与免疫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项目执行人。研究成果《大环内酯类药物防治慢阻肺新策略》被美国等10余个国内外指南引用。积累100余例疑难与危重症病例,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及高水平SCI等国内外顶级医学杂志,出版专著《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解析》。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8:00—12:00,周一下午14:00—17:00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