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艰,我们一方面要顺天意,一方面要尽人力

孙海鹏医生 发布于2020-02-24 08:38 阅读量6463

本文转载自高祖教育

顺天意,就是我们不用天天去想什么时候会死,自己吓自己;尽人力,就是我们要努力保持身体健康,安居乐业。我们的人生,既要做好明天可能不在的准备,也要做好可能会活到一百岁的储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呢?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一方面,我们要把每一天过好,因为生命是由每一天组成的。如果每一天都过不好,那就是一辈子过不好。每一天过好,本质上饱含了两个内容,一个是要活在当下,让今天这个日子过得丰盈愉快。另一个是要为未来做准备,因为大概率你还会活很久。

今天的我们,不应该沉溺于过去的失落和痛苦,不应该让过去积累的负能量影响我们的今天。那些拖住我们今天后腿的东西,该踢掉蹬掉的就踢掉蹬掉。总有些人喜欢抓住伤口不放,总有些人被失败击垮,那是因为他们太专注于昨天了。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今天的太阳升起,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心里的难过,一定要留给昨天。

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今天事情不做完,就会变成明天的负担,连累到明天的生活质量。连动物都知道为过冬储备粮食,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为一辈子储备资源。比如我们上大学,其实就是为一辈子储备知识和能力。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把今天和明天结合的人;最成功的人,是今天做的事情满心喜欢,又同时为明天储备资源的人。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人生无常,并不等于做事情无常。

人生要期待未来,并且为未来而努力,因为大多数人会一生平安,度过漫长的时光,总要为自己和世界多做些什么。但我们谁也不能预料,明天是不是就不再属于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欣赏我们遇到的美好,善待我们遇到的一草一木,善待我们的亲人,善待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一生,就是一本回忆录。当你老了,这本回忆录,也许只有你一个人会读。当你阅读的时候,是苍白无力、内容空洞,还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完全看你从今天开始如何下笔。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过一段名言: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这句话用来描述当下,尤为贴切。

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遇到了“愚昧、怀疑、黑暗和失望”,也看到了“智慧、信仰、光明和希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