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婴幼儿生命早期的残疾预防工作——全国第六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

吕智海医生 发布于2022-08-19 17:16 阅读量761

本文由吕智海原创

2022年8月25日是全国第六个残疾预防日,中国残联、中央网信办等17部门决定联合开展第六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第六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活动通知同时公布了《残疾预防核心知识(2022版)》。为配合全国残疾预防日开展宣传活动,做好生命早期1000天的残疾预防工作,现将我院儿童康复科开展婴幼儿残疾预防的工作情况做简要介绍。

一、脑损伤高危儿的残疾预防

早产儿等脑损伤、脑发育不全高危儿,是脑性瘫痪、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高风险人群,应在生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完善脑发育评估,尽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尽早开展早期干预。目前GMs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是筛查脑瘫高危儿灵敏度可达98%,与颅脑磁共振联合检查评估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TIMP婴儿运动能力测试可对胎龄34周以上的早产儿进行评估,Hammersmith新生儿神经学检查(HNNE)有望引进后可对胎龄24周以上的早产儿进行评估。

我国《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要求符合以下2条或以上者,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内容有:①存在引发脑损伤和神经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②头颅影像学(尤其MRI)检查提示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③神经系统检查存在阳性体征,如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④发育量表评测结果为边缘或落后;⑤GMs评估为痉挛同步性或不安运动缺乏;⑥Alberta婴儿运动功能测试(AIMS)评估结果百分位为<5%;⑦TIMP评估结果百分位为<10%。

二、避免婴幼儿早期的发育迟缓发展成为残疾

全面性发育迟缓危害较大,是指婴幼儿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发育能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区发育落后同龄儿童2个月以上,或发育商(DQ)低于75分,随访观察全面性发育迟缓超过70%儿童预后是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脑性瘫痪和其他基因变异病,全面性发育迟缓已经成为残疾的代名词。

单纯的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比较少见,大多是其他疾病的早期表现,应尽早就诊、指导、干预、随访,避免错过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三、重视孤独症高危儿的早期识别

12月龄时叫名反应、目光对视、听指令有任何一个观察测试项目不能完成,应做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专业筛查和诊断测试,尽早进行系统强化训练和家庭指导。早期、长程、高强度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早期是指在3岁之前,长程是指至少干预1~2年,高强度是每周强化干预治疗不少于20小时。具有显著的孤独症发展倾向,但是未到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高危儿,建议参照此基本原则开展早期干预治疗,尽可能提高发育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就诊主诉排在第一位的是语言发育迟缓,其次是不听指令,家长常常以为“大一点就好了”,“家族中没有特殊的人”,“多一点陪伴、多一点交流就好了”等各种原因而错过最佳诊疗时间。

四、随访时间

所有脑损伤高危儿、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的婴幼儿,均应在生命早期1000天全程关注、指导。上述儿童<7月大时应每月随访一次,7~12个月应每两个月随访一次,1~3岁以上应每3个月随访一次,3~6岁应每6~12月随访一次。

婴幼儿期早期的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都要定期随访,可能是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表现,在早期运动发育迟缓经过早期干预康复后,至少要随访发育到2~3岁。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介绍

开放住院床位50张,专业技术人员4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医学/教育学硕士10名。是深圳市少儿医保定点机构,是深圳市残联儿童肢体残疾(脑瘫)、智力残疾(智力低下)、精神残疾(孤独症)、言语残疾定点康复机构。

预约挂号:微信龙岗妇幼小程序—儿童康复科

咨询电话:28933003-8401、8406

2022年8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