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么说”┃中西药联用抗肿瘤,协同还是掣肘?

刘鹏医生 发布于2024-11-23 20:49 阅读量809

本文由刘鹏原创



W女士无意间触及右乳肿物,很快在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接受了根治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在朋友的介绍下,网上找到我咨询相关中医药在肿瘤术后辅助治疗相关问题。




在肿瘤治疗综合治疗的大背景下,尤其是近年来“整合医学”观念的普及和深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肿瘤的模式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使用“中药抗肿瘤”是否会与西药产生冲突,是医患双方都极为关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是患者及家属担心和顾虑,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医生的忌惮和质疑。



前文超链接点按可跳转【得了肿瘤,要吃中药吗?怎么吃才合适?”(中药是什么,中药为什么能抗肿瘤,如何服用中药),“关于长期服用抗肿瘤中药是否“伤肝?”,“活血中药,在癌症治疗中会促进肿瘤转移?”我们在前面的科普文章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过科普讲解,今天我们针对中西药二者在抗肿瘤中是协同增效还是冲突相反进一步科普阐述。


一、中西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常见应用


现代医学的西药治疗在肿瘤领域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与增殖,如铂类化疗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 结构来杀伤细胞;放疗借助高能射线精准定位肿瘤组织,破坏其细胞结构。而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一些中药具有扶正固本之效,像人参、黄芪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升患者的整体抗病能力;还有些中药可起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例如莪术、鳖甲、水蛭,从中医理论角度对肿瘤的消散产生积极影响;另有部分中药可缓解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如灵芝、黄芪、红参可减轻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使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二、可能产生的冲突情况


1. 药物代谢方面:
某些中药成分可能干扰西药的代谢过程。例如,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是一种强效的细胞色素 P450 酶诱导剂,当肿瘤患者同时服用含有贯叶连翘的中药制剂与一些经该酶代谢的西药化疗药物如伊立替康时,会加速西药的代谢,使西药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降低,从而影响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相反,中药五味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抑制细胞色素 P450 酶,若与经此酶代谢的西药如某些靶向抗肿瘤药物合用,会导致西药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肝毒性、肾毒性等。



2. 药效学相互作用:在药效学层面,中西药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例如,具有抗凝作用的中药如丹参、当归等,若与西药抗凝剂如华法林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强抗凝效果,导致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此外,一些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免疫治疗药物产生叠加或拮抗。比如,某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用时,可能过度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肝炎等;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复杂调节作用,可能削弱免疫治疗药物的疗效。


上述的冲突,是基于现代药理学研究,但是,却不能因此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甚至噎废食。在临床应用中,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按照中药药性、气味、归经及君臣佐使辨证辨病结合处方,通常发生冲突的情况非常少见。


三、协同增效的作用表现




1. 减轻不良反应: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中药可有效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例如,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使用中药半夏、生姜等组成的方剂,能够和胃降逆,明显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对于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中药中的清热解毒、润肺生津类药物如金银花、沙参等,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使放疗能够按计划完成疗程。




2. 增强抗肿瘤效果:一些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例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类中药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来看,中药可能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增强西药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打击能力,或者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西药的渗透和作用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


四、合理联用的建议与注意事项


1. 专业指导至关重要:
肿瘤患者在考虑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时,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无论是肿瘤科医生还是中医师,都应具备丰富的中西药知识,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特性。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医生要详细了解患者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西药、中药、保健品等,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原理和临床经验,判断联合用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对于复杂病例,建议由中西医多学科团队进行会诊讨论,权衡利弊,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加强监测与调整:在中西药联合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加强监测。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是否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原有症状是否加重等。医生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例如,如果发现患者在联用抗凝中药和西药抗凝剂后出现凝血指标异常,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若中药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患者骨髓抑制加重,可调整中药配方以增强骨髓保护作用或调整化疗药物剂量,确保治疗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


五、总结和建议




在整合医学理念指导医学,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被重视和充分利用。在正确的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药抗肿瘤与西药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最优化的临床疗效。但是缺乏专业的指导,或者先入为主以排斥的观点看待问题,甚至错误应用确有潜在的冲突风险的药物。更应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和客观临床疗效,看到中药或者中西药联合应用有着协同增效的广阔应用空间。通过专业医生的精准判断、合理规划以及患者的密切配合与监测,能够充分发挥中西药结合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科普学习交流,侵删!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