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又到周末啦
此刻已经消耗最后一份力气
终于回到住所的你
现在是不是
只想“葛优躺”在沙发上
远离梦想,手边的鱼也不想摸了
周末想要过得爽,吃喝那可不能少
毕竟人终究不是机器
在超负荷运转下不及时加油打蜡保养
难免会出现问题
其中很多是和“吃”有关了
但
/
是
今天咱可不是来讨论周末吃点啥的
而是要认真和您讲一讲
“吃”什么,又该怎么“吃”
“癌症” 的年轻化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例,死亡近1000万例。恶性肿瘤(癌症),WHO早在2006年已经将其定义为一种慢性病。
但有的年轻人就想当然,觉得癌症是花甲古来稀老人的专属疾病,这个病距离他们还远着呢。
可残酷的现实数据显示:癌症正在年轻化!
而这些年轻的患者
往往和同类肿瘤的老年患者比起来
病情更加严重,预后也更差
啊?为啥?
想想你的日常生活不就懂了
早上赶时间干脆不吃
中午去单位食堂或点外卖凑合一顿
下午来一杯奶茶续命
今天晚上请同事吃麻辣小龙虾
明日再拉朋友下馆子
加班到半夜饿了,来一份简单的宵夜
(实际热量可能大于500kcal)
年轻人很多都只在乎吃的爽不爽
健不健康放在后面
那是父母爷爷奶奶辈考虑的事情
吃到嘴里也许是美滋滋的
但后果也是惨痛的
“癌症” 和吃的关系
首先, 就是吃的重口味问题!
在“舌尖上的癌症”中,高盐饮食包括两类:“广式咸鱼”和“盐、咸食”。
前者被指增加鼻咽癌风险,后者则与增加胃癌的风险密切相关。中式咸鱼甚至成了著名的致癌物,上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黑名单」也就不足为奇了。
科学家在用这种咸鱼喂养大鼠所做的实验中发现,大鼠鼻腔及鼻旁窦癌发生率增加,且是吃得愈多,发生癌症的几率也愈高。
含有很高的N-二甲基亚硝胺和N-二乙基亚硝胺,在进一步的模拟实验中也证实,含上述亚硝胺的咸鱼可导致细胞突变。
另一个导致鼻咽癌高发的原因是:咸鱼中存在一些可以活化EB病毒的化学物质,而感染EB病毒又是世界公认的可以引起鼻咽癌细胞增生的活化剂。
“饮食” 的潜在危险
1. 高盐饮食 已被明确列为
诱发胃癌的不良饮食因素第一位!
首先,是因为高盐高渗会对胃黏膜造成广泛弥漫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改变(慢性胃炎)
同时减少胃酸分泌,使得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PH值升高,胃内微环境发生改变,时间长了使得胃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分裂。
再加上大量的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再与食物中的胺结合形成亚硝酸胺,大大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
说到吃,又怎能少得了炸鸡
2. 高油(脂)饮食 有三个要点
油腻!油炸!油荤!
首先,说一个众所周知悲伤事实:过多的油腻的饮食导致发胖。而证据表明,超重或肥胖与13种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肥胖可能会增加 62% 子宫癌风险
增加 31% 的胆囊癌风险
和 25% 的肾癌风险
其次,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食物容易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苯并芘是一种具有强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约占环境中全部致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1/5。
肉中的油滴在炭火上,会产生苯并芘:进行熏烤时,有机物滴于火上发生焦化产生热聚合反应,极易形成苯并芘并附着于食物表面。
熏烤的鱼或肉本身含有糖和脂肪,食物经高温炭化时,脂肪受高温高热导致裂解,产生一些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经过热聚合也生成苯并芘。
研究表明,烧烤时产生的烟雾越多、烤的温度越高、食物离火源越近、肉类的脂肪含量越高,苯并芘的含量就越多。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大量摄入猪牛羊肉等红肉,与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红肉中含有较多的血红素,进入人体后会在肠道中被分解,形成一种被称为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物质,损伤消化系统内衬细胞DNA,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此外,火腿、熏肉、培根等加工肉类,更是被划为 1 类致癌物,意思是能明确导致癌症。
肉还是能吃的,但要注意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减少猪肉的摄入比例,主要以鱼肉禽肉这种白肉为主,成人每天平均可以吃鱼虾水产 40~75 克,畜禽肉类 40~75 克,。
3. 高糖饮食 让人心情愉悦
但甜蜜的表象下,却可成为“毒药”!
吃甜食会让人心情愉悦,分泌出更多使人快乐的多巴胺,感受到生活的甜蜜蜜。
含糖食品本身没有问题,能提供不少人体所需能量,但现代人年轻却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能量摄入不均衡,热量过高。
含糖饮料摄入多了,就可能增加变成肥肥的发生风险,而肥胖和肿瘤之间又存在联系。
在这张“舌尖上的癌症”表里,肥胖也被“指控”和7类肿瘤相关,已知能增加食管癌、胰腺癌、肝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的风险,还可能增加胆囊癌的发生。
所以,含糖饮料就算本身“无罪”
如果导致肥胖
那么就可能间接“有罪”
“饮食” 需培养良好的习惯
最后咱们来聊一聊饮食的习惯问题。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明确指出,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30多种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1. 吃得不规律
一日三餐是比较符合人体的饮食规律,有些人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遵守不了规律,要不就是不吃早餐,要不就是半夜三更起来吃夜宵,而这些做法都是很伤脾胃的。
不吃早餐,比如年轻人长期不吃早饭,早餐如果没吃东西,胆囊中的胆汁熬了一夜,胆固醇饱和度过高,就容易出现沉积。
所以一个人如果长期不吃早餐,胆固醇逐渐沉积,就可能形成胆结石。最后就有可能变成胆囊癌,主要过程有4步:不吃早饭-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
要不就是经常熬夜吃夜宵,这种饮食习惯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加大各器官的负担,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息息相关,进而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饮酒过度
酒精,同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划分至 1 类致癌物中。
根据研究数据:每 18 个癌症里,就有 1 个是喝酒喝出来的。酒精在体内致癌性可谓是「全面开花」,从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到肝癌,几乎囊括整个消化系统。
3. 嗜食腌制食物
爱吃腌制食物的人身体受到的伤害是比较明显的,腌制过的食物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之后容易引发癌症(上面有提及)。
4. 嗜煎炸食品
油炸食品在经过煎、炸、烤等高温加工处理后,容易产生一种有毒的,潜在致癌性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
有时超过200℃,这时还会分解出大量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等强致癌物。
5. 吃得太烫
IARC评估报告指出,饮用65℃以上的热饮,是潜在的致癌因素。长期吃太烫的食物、喝太烫的水,黏膜细胞复制增多,增加出错、癌变风险。
同时,也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刺激作用,增加食管癌风险。
所以说,热水也不是能乱喝的!
“吃饭” 的潜在危险
山珍海味这么多,来人世间走一趟不容易,这一遭不吃个够岂不对住此生投胎。饮食结构从营养学角度看,要更多关注的全面均衡。
只要不是长期暴露于致癌因素的饮食,大多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但总是抱着一次就好的侥幸心理也需要付出代价。
年轻人,怎么才吃健康其实也不复杂,明确不健康饮食的对立面,把握好尺度就是极好的。
1. 吃"鲜"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新鲜果蔬所含的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
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含醌和酚。醌可冲淡致癌物质并加速排出体外。酚可阻止癌细胞代谢。
2. 吃"淡"
建议每人每天吃盐别超6克。烹调时还要注意"隐性盐"的存在,比如味精、酱油、酱料、调味包中也含盐,需要控制用量。
除少吃盐,清淡饮食还应控制吃肉量。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
3. 吃"粗"
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是近年来癌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粮食本来都是膳食纤维的来源,但受到加工的影响,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损失越多,所以人们最好刻意吃点"粗"。
如豆类脂肪少,纤维多,不仅可有效降低患子宫内膜癌风险,由于含较多抗氧化物质,还能预防乳腺癌。
总而言之
“吃”确实是导致癌症年轻化
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但其他如缺少运动、持续不良心理压力
内外环境因素等都是相互作用的
管住嘴很重要,也相对最容易改变
别以为自己还年轻
防癌得从现在健康饮食习惯做起
比如说先煲一个养身汤~
(广东人,你懂的)
作者:刘鹏
审核:冯高飞、刘婷婷,何逸瑶
免责申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