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儿童视力健康的话题中,“远视储备”一词频繁出现,成为家长间热议的焦点。到底什么是远视储备?有很多家长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
远视储备是儿童视力发育的重要指标,储备不足可能意味着近视风险增加。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科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远视储备值,帮助家长更好地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什么是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是视觉发育正视化过程中的远视眼状态。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大多为生理性远视,“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眼球逐渐发育,远视度数(远视储备值)会逐渐降低,眼睛也逐步趋于正视,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眼科检查中说到的“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但与同龄人相比,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
比如,5岁的孩子平均“远视储备值”为200度,有的孩子“远视储备值”却只有50度。当眼轴随着发育逐渐变长时,后者可消耗的“远视储备”非常少,眼轴就可能在正视化后,继续朝着“近视”的方向发展。因此,及早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是早期预防近视发生的关键。
不同年龄远视储备值?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建议,儿童各年龄段的正常远视储备范围如下:
⚠️ 注意:
如果孩子的远视储备低于该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近视风险增加。
如果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如6岁孩子只剩+0.50D),需警惕近视提前发生!
远视储备不足的原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看书、玩手机、Pad、积木、乐高、画画、拼图等);
户外活动不足(每天<2小时);
不良用眼习惯(趴着写字、灯光太暗);
遗传因素(父母近视的孩子风险更高)。
如何保护远视储备?
其实,保护远视储备,就是尽量让孩子的眼轴发育与健康同龄人一致,不要超前发育。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远视储备不足”的情况,更要做好以下几点:
1 | 尽量保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因为光线会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抑制眼轴过快增长,预防近视发生。 |
2 | 书写阅读时要保持用眼距离合理、头位端正,坚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10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不要在走路、吃饭、卧床、晃动的车厢内看书和使用电子产品。 |
3 | 充足的睡眠不仅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十分重要,还有益于视觉发育。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幼儿和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
4 | 建议从三岁起,带孩子到专业眼科机构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可以了解孩子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做到早预警、早发现。如果孩子有眼轴增长过快或近视的倾向,可以及时采取科学的近视防控措施,例如角膜塑形镜、离焦矫正眼镜等。 |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如果孩子的视力检查显示:
远视储备明显低于同龄人;
远视下降过快(如半年减少50度以上);
出现眯眼、揉眼、歪头看东西等行为。
建议尽快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散瞳验光,评估是否需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