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吃完饭后头晕是怎么回事?医生:注意餐后低血压

杨浩医生 发布于2021-09-22 20:55 阅读量2921

本文由杨浩原创

有些高血压病人在吃完饭总是会有头晕的症状,但坐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后头晕就自动缓解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的就是在吃饭之后的两个小时以内的收缩压与吃饭之前的收缩压相比,如果下降幅度在20毫米汞柱以上,或者下降幅度在10~20毫米汞柱但吃饭后两小时内的最低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或者虽然收缩压下降幅度没有达到以上的标准,但出现了头晕、乏力、眼前发黑、晕厥等低血压症状也可称之为餐后低血压。


反复餐后低血压增加老年痴呆、跌倒外伤以及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餐后低血压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高血压病人吃完饭后头晕是怎么回事?医生:注意餐后低血压


哪些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呢?


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发病机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所知与我们神经内分泌调节相关。通常,我们吃完饭后,因为肠肽的释放,肠道的血管会扩张,血液向胃肠道流动增加,身体的循环血量减少,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交感神经也会被激活,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脏排血量增加,所以并不会出现低血压。


但在一些老年人当中,由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血压来不及恢复至正常,从而出现餐后低血压的现象,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神经功能调节紊乱的老年人更加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在一项关于我国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研究中就发现,餐后低血压的现象高达80.1%。另外,有些老年人如果血容量不足、高糖饮食、利尿剂使用过量、降压药过量等也容易诱发餐后低血压。所以,我们尤其需要关注老年人是否有餐后低血压。


高血压病人吃完饭后头晕是怎么回事?医生:注意餐后低血压


如何减少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呢?


一旦发现有餐后低血压,我们主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两个方面来减少改善这种现象。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

少食多餐可以减少我们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

餐后适量运动,比如散步20~30分钟,可以增加心脏的血液输出,提高血压;

饮食方面,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我们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后,餐后低血压的现象如果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有糖尿病的病人选用阿卡波糖等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的药物可以降低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此外,生长抑素、咖啡因等药物也可可以减少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