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小心肺曲霉菌病——肺曲霉菌球病的外科治疗1

张卫东医生 发布于2024-03-11 14:46 阅读量896

本文由张卫东原创

肺曲霉菌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常继发于肺结核、糖尿病、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阻肺、矽肺等肺部反复感染性疾病。

肺曲霉菌病包括寄生型(即曲霉菌球,多仅有咯血症状,是外科最常见的需要处理的类型)、过敏型(过敏性曲霉菌性支气管病,多有喘息、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侵袭型(即败血症型,常表现为急性肺炎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

肺曲霉菌球病常伴有咯血症状,可轻可重,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据文献报告肺曲霉菌球病有50%可能出现咯血症状,10%发生严重咯血,合并咯血也是外科手术的原因,具体下面详述。那么为什么肺曲霉菌球会合并咯血呢,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考虑以下因素:曲霉菌侵袭肺内血管壁至血管破裂所致;曲霉菌内毒素有溶血作用;曲霉菌丝对囊内壁有刺激作用引起出血。但我们不必纠结于何种原因,只要记住出血是肺曲霉菌球的常见并发症,且是此类患者的最大隐患。

肺曲霉菌球病怎么诊断呢?胸部CT是其主要诊断方法,具有慧眼识珠的医生一看就明白了(肺曲菌球的CT多表现为空洞内有团块影,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动,周围呈半月形或新月形透光区,常为单个,上叶多见,亦可以呈多发件分布于多个肺叶),再结合既往病史(如服用激素史、结核病史、糖尿病史等),基本能明确大多数(但确切诊断需要病理明确,如可以经CT下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如下图几例曲菌球病变:

曲菌球.png

诊断后怎么治疗呢?

对于过敏型及侵袭型曲霉菌病,需内科治疗(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这里不再多说。

而寄生型,即肺曲霉菌球病是需要外科治疗的主要肺曲霉菌病。因肺曲霉菌球常常在肺空洞性病变(如结核性空洞、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等)基础上的继发机会性感染,少部分是单纯肺曲霉菌球形成的薄壁空洞病变。因肺曲霉菌球病变常合并咯血,有发生大咯血引起窒息而亡的可能性。且患者多伴有其他需要手术的疾病,如空洞型结核、支扩、肺囊肿等。基于以上原因,临床上一旦诊断肺曲菌球病,就建议手术切除了,具体手术指征如下:1、身体条件能耐受手术治疗;2、胸部CT考虑肺曲霉菌球病,伴有咯血应尽早手术,不伴有咯血可择期手术(预防大咯血引起窒息的发生)。3、考虑肺曲霉菌球病,但不能排除有恶性肿瘤可能,或诊断不明时,也应尽早手术,明确诊断。切除方法主要是肺叶切除术,我们一般不建议局部切除(单纯挖除、楔形切除),除非病变非常小、较局限、位于外周。

曲菌球3.png

上图为术中切除的病变肺叶及曲菌球内的病变菌丝

肺曲霉菌球病不同于一般肺部疾病,其手术后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脓胸、哮喘等)相对较高,顾手术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团队做精准的术前判断,精确的手术技巧,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等,以积极降低手术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

timg.jpg

参考:协和胸外科学 第二版 张志庸 2010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08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