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在我国兴起,“无导管,不介入!”,导丝和导管堪称介入医生手里最好的武器。但很多人,对介入科医生还是很陌生的。
在医院,介入科医生不论白天黑夜,要在人们避而远之的“X射线辐射”下工作,要身着8至20公斤的铅衣“铠甲”和“疾病”作战,要用如头发丝细的“导丝”在血管中游走取栓……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血管肿瘤介入科主任唐俊就是其中一员。他2020年入职南科大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从无到有,短短一年多,开科之后,他就已经开展以三四级为主的介入手术200余例,填补了南科大医院血管外科及肿瘤微创治疗的诸多空白。
介入领域潜心钻研练就娴熟介入技术
在南科大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是个新科室,但是科室带头人唐俊却是个介入界的“老手”。从2008年开始,他就作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教授氩氦刀靶向治疗创新团队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从事大量肿瘤微创治疗、计划及评估工作。在此期间,他重点参与CT引导下的肺肿瘤的氩氦刀冷冻微创治疗、125I粒子植入技术及全身磁共振类PET(WB-DWI)技术等关键医疗技术,并为医院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JCI国际认证作出贡献。
2014年,他又进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造,师从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专委会主任委员范卫君教授,日均10余台高强度手术实践,无论是富血供肿瘤的动脉灌注及栓塞介入手术,还是微创穿刺消融实体肿瘤,都经历了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和技术打磨。之后,他还在主动脉瘤、夹层、急性动脉栓塞及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介入腔内治疗糖尿病足技术等方面不断深造与实践,积累和丰富实战经验。返院后,又积极协建糖尿病足救治中心。
在2009年,还是一名年轻医生的唐俊第一次登上CCTV-1的银幕,这一直激励他“医”路向前
“肝癌患者”活得更有质量介入治疗圈了很多“粉”
唐俊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个体化分析,如秉承个体化应用、精准治疗的治疗方法,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患者专属的治疗方案,树立了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治疗理念。对于早期的小肿瘤,微创消融搭配血管栓塞可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治疗;对于晚期较大的肿瘤,介入手术则可作为姑息减瘤治疗,增强综合治疗的效果, 减轻治疗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肿瘤治疗在近十年迅猛发展,介入联合靶向、免疫等治疗肿瘤是重要的黄金组合。
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唐俊最引以为豪的治疗就是以微创介入治疗为中心的肝癌综合治疗。
肝癌栓塞术,切断肿瘤动脉血供
唐俊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思考,总结出中晚期肝癌的微创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 通过对中期肝癌通过动脉栓塞使肿瘤缩小或者降期,然后联合消融治疗努力达到根治。
- 对晚期肝癌,他通过动脉栓塞联合粒子植入或者全身靶向及免疫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影像设备精准可视化引导下,唐俊通过“穿针引线”般地介入手术,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他已积累了大批曾经患过肝癌的老朋友。
而对于肝癌这一被人称为“癌王”的肿瘤的全过程及综合治疗,唐俊也是底气十足。
2020年初正值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唐俊接诊了一名晚期肝癌患者。这是一名60多岁的男性,一年前,因上腹部不适,在当地医院发现肝脏占位,后确诊为肝癌(病理分型为低分化肝细胞癌),肿瘤直径超过10公分。
老伯在广州进行多次序贯灌注化疗和靶向免疫治疗,但治疗之后却出现肝功能衰竭、全身黄染,经抢救和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才慢慢好转。老伯的命是暂时保住了,但肿瘤仍在继续生长,前往广州花销费用极高,家属并不想放弃治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找到南科大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唐俊主任会诊。经唐主任全面评估病情后,为老伯制订了详细治疗方案(局部治疗加全身治疗),经过两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一次肝肿瘤微波消融术,老伯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肝功能A级。
唐俊主任和助手在介入手术中
幸运的是,此番治疗后,老伯未出现之前的肝功能衰竭情况,他和家属对治疗效果感到很满意。目前随访,老伯身体状况好,家人还安排老伯外出旅游、散心,开心地给医生发来了旅游随拍照。
术后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伯
生死时速抢救车祸患者
2020年12月,一名车祸患者被送到急诊科。患者盆腔大量积血、血压极不稳定……初步判断为骨盆骨折所致的髂内动脉破裂大出血,必须紧急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在抢救室,唐俊一面吩咐助手去取穿刺套件,一边摸着患者搏动本就不明显的股动脉。在熟练穿刺到股动脉后,建立通道,他将患者迅速转移至介入手术室,寻找出血的血管,快速栓塞异常的血管。后来,血止了,患者的生命保住了,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正是这短短的一个小时,病情在这里被逆转,生命得到延续。这种生死时速的抢救时刻,唐俊经常能碰到。
手术中的唐俊
腹主动脉瘤,又被称为“不定时炸弹”
49岁的郑女士来到南科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做常规体检,彩超提示:腹主动脉局部管腔瘤样扩张、流速增快。腹主动脉瘤,又被称为“不定时炸弹”,这种疾病十分凶险。
这个特殊的“炸弹”对多数患者来说没有明显症状,常因其他原因查体而偶然发现。当人体血压过高时腹主动脉瘤可能会破裂,一旦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麻醉科、介入手术室、ICU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术前准备,兄弟科室迅速暂停导管室的常规手术,为这例手术术让路。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穿刺锁骨下动脉“开窗”
目前,郑女士已顺利康复出院,没有遗留任何并发症。
另辟蹊径:多学科微创介入治疗多发常见病
作为一名介入医生,除了争分夺秒的抢救,对于慢性疾病导致的并发症,治疗也有“妙招”。我国深受排尿障碍困扰的男性患者多达 2500 万以上,“前列腺增生”成了男性最常见的难言之隐,很多患者因为要手术而讳疾忌医。2020年,南科大医院引进泌尿外科王祥卫主任团队,正在寻求前列腺治疗革新疗法,他和唐俊两个“一拍即合”。唐俊主任可以采取“不开刀”的方式通过血管内途径栓塞前列腺动脉,达到前列腺缺血后萎缩变小,可以恢复前列腺正常的功能。相比于传统手术,术前无须停用阿司匹林。手术过程,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该技术在深圳市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甚至远在四川的长期深受排尿不畅的老伯也听闻后前来寻医。目前,南科大医院已开展了数十例超选择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术后疗效显著,且无一例异位栓塞并发症。
2021年3月5日,中国通信防雷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刘吉克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名医诊疗中心,满怀感激地对记者说:“被糖尿病足困扰一年多,辗转多家医院均被诊断需要截肢。来到这里,才保住了我的腿。”通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多学科联合进行介入手术和治疗,得以顺利保肢,并即将下地行走。而帮老科学家做介入手术的正是多学科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唐俊。糖尿病足的肢体动脉病变,其实质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下肢的缺血导致了足部糜烂、坏死及感染的发生。所以,唐俊采用微创的介入治疗技术,开通狭窄或闭塞的下肢动脉,能有效改善肢体的血液供应,防止足部坏死情况的发生,或减少已坏死肢体的截肢范围。目前南科大医院已经组建了糖尿病足联合诊治团队,让“老糖友”避免截肢,提高生活质量。
导丝和导管就是介入医生手里最好的“武器”,介入医生利用导丝和导管通过血管进入人体,如鱼得水般游走脉管四方,结合X射线下的黑白图像,就仿佛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挥毫泼墨随心所欲,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大气磅礴又不失精雕细琢,最终导管导丝直达患处,治愈疾病。唐俊认为,介入医师正是用着这种方式诠释着这种治病救人的艺术美。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