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皮炎又称“乏脂性皮炎”。
主要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皮肤表面油脂分泌减少、缺乏足够滋润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细小鳞屑,严重时可见“碎瓷器”样裂纹,
尤以小腿胫前明显,手背也会出现干燥性裂纹。
皮肤干燥脱屑后会刺激痒觉神经,从而引发瘙痒症状,并因搔抓而出现抓痕、渗血。
搔抓过度者还影响睡眠质量。
冬季皮炎主要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频繁用碱性强的肥皂和烫水洗澡等,
导致皮肤的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加快了体表水分的蒸发,
更会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有些人在洗澡后会感到很痒等原因导致冬季皮炎的发生。
自身皮肤保水功能较差的人,老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开始退化,
而幼儿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尚未健全,因此老年人和儿童是冬季皮炎的主要受害者。
面部皮肤过敏
应口服抗阻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睡前服一片。
轻症患者还可冷敷减轻症状,比较严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涂少量激素类药物,
如氢化可的松,一天一次,症状减轻后逐步停用。
皮肤瘙痒
如果有皮肤瘙痒,可以用地塞米松、樟脑霜涂抹患处,一天2—3次,好转即停。
另外,如果因化妆品造成皮肤瘙痒,应改用温水洗脸,可适当抹点维生素E霜。
洗澡后用樟脑霜或者凡士林等保湿类护肤品,可以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湿疹
症状可以出现在全身,也可以出现在下肢、上肢、耳部、阴囊等局部,
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脱皮等,以发痒和烧灼感为主。
轻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用药,如在患处涂抹皮炎平,每天2—3次。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把湿疹当成脚癣,使用这是没有效果的,
所以治疗前要到医院做一个真菌试验,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
外用药
外用药物为:保湿剂、抗生素、激素类药膏。
抗生素和激素类药膏一定要在医嘱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