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的日常生活疗法

姜超医生 发布于2020-12-01 15:13 阅读量7350

本文由姜超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前些天,我曾接诊这样一个高中生,小w,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一直有种压抑、低落的感觉。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不感兴趣了,最近一想到要学习,便感到“累”、“麻烦”、“没意思”。就这样持续了两三个星期,她发现自己尽管白天很容易就疲惫不堪,早上仍然四、五点钟就醒来了,一睁眼,一股莫名的悲伤就涌上心头,同时涌上心头的,还有“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毫无意义”等消极的想法。

小w感到自己的状态有些反常,于是找到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心理老师联系她去医院,小w到医院心理科就诊,诊断为“抑郁症”。

我们大家开始知道抑郁症这种病,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患上这种病,我们怎么办呢,尤其是我们的生活怎么办呢?

我国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率非常低,约在10%~30%之间。

造成抑郁症就诊率和治疗率很低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抑郁症及其治疗存在误解。

很多人被抑郁症折磨却不愿意就医,担心抑郁症根本没有办法治好,担心会对药物产生依赖,需要终生服药……这些错误的观念最终会导致病情加重,酿成悲剧。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其实,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如果发现抑郁问题马上采取措施,是很有效果的。那么,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呢?

(一)首先,接纳它是治愈的首要关键因素。

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患有抑郁症既不能说明你心胸狭窄,也不能说明你品质低劣或意志薄弱。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与平常的感冒发烧没有任何区别。

受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更愿意把情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强撑着装作自己没事。

很多抑郁症患者发现自己心理状态不对时,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要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而是会选择逃避现实,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异常,害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对待,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疾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

大胆接纳甚至讲出来,是抑郁症治愈的首要关键因素。



(二)要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对于已经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照专科医院专业医生的要求按照疗程系统治疗。

不要担心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服药伊始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反应,这是正常的表现,坚持两周左右药物反应会逐渐减退,症状会得到一定缓解。

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私自停药或者减药,以免症状加重,吃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沟通和联系。

如果几个月后症状减轻了,一定不可随意停药,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认为需要2-3年。如果症状非常严重,建议住院规范化治疗。



(三)日常生活里行动起来

有些人之所以患了抑郁症,主要是他们本人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地及时地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忧郁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

可以通过下面5个行动,激发出积极心态来辅助药物治疗。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1.尽量维持规律的作息。

不要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只要能动起来就尽量动起来。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睡觉,如早上六、七点钟起床,起床之后没有任何事,哪怕只是起来到处走走,也请按时起床;晚上按时上床睡觉,10点到11点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好的选择。

白天尽量不要去睡觉,保证晚上的睡眠治疗。

2.适量和适度运动,加强体质锻炼。

这是被证明非常有效的辅助抑郁治疗的一种方法,甚至有些人通过运动治愈抑郁症。在一天中最压抑的时候,选择一项户外舒缓运动,并且坚持下来,会特别好的调整和改变抑郁情绪。

3.学会多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学会放松,听听音乐,跑跑步,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找到一种能愉悦自己身心的放松方式。懂得宣泄情绪,适时、合理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4.寻找温暖的社会支持。

多和别人交往,多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于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大胆的去接纳自己的现状,取得亲人、朋友和老师,亦或是周围人的支持,这对于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5.学会关爱自己。

自助者天助之,把自己的需要写出来或者说出来,然后用心思考,用自己的力量怎么去实现。短暂放下一些有压力的事情,给自己做减法。放弃原先懒散的状态,逼迫自己变得积极;放弃脑海里一些比较消极、对自己情绪不利的想法,多关注积极和美好的事物,逐渐找回积极和快乐的自己。

最后,抑郁症是疾病,不是矫情和懒惰,它的发病率不低,我们周围的人都可能患上,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或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康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