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总结

姜超医生 发布于2018-10-30 09:12 阅读量9866

本文由姜超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这是一篇来自于一个患有抑郁症多年的大学老师的在治疗康复中的自我总结,现将总结列在此处,与君共勉:

第一,对于重度抑郁症,想不吃药仅凭意志力走出来,完全是小概率事件,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变化了,这个病有大脑的化学和电信号的基础(例如,大脑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等),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也不是外人所说的“想开点”就能解决的。

第二,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最好要听医生的话,按时足量吃药,让药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范围内起作用。

在这个方面,我承认我在很长时间内做得不好。医生让我吃四片,我曾经擅自减到了两片。试想想,相比活着走出抑郁症的地狱,那点副作用算什么呢?吃吧,活着最重要。

第三,千万不要以为,医生一次性就能对症下药。开处方,基本上是个盲目试错的过程。治疗抑郁症的药市场上有几十种,医生一般会首先开最广谱的、最流行的、甚至是最贵的药,然后让你先吃两周再来复诊,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需要换药。

而每一种药起作用的时间可能需要至少一个月。有的病人可能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撞大运似地找到疗效最佳和毒副作用最小的药物组合。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我同意这样一个说法:在走出抑郁症的黑夜后,不能突然断药,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例如,假如你吃了一年的药感觉好了,医生会让你再继续吃一年,要逐渐半片半片地减,直到减到四分之一。

抑郁时间越长,康复的概率越低,人会被拖疲了,最后失去所有的信心和希望。走出抑郁症,最好是采用CBT(认知行为疗法)改变认知。

最后,要理解,人的情绪就像海浪一样,潮起潮落,不要把任何戒断后的情绪低落都当作抑郁症复发。没有那回事。得重度抑郁症就像中彩票一样,你不会总是那么幸运的。

以我的经验来说,人对于情绪的调控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成指数增加。例如,如果这次你抑郁了六个月,下次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你就会在两个月内走出来。然后,再下一次可能就是一个月,再下一次可能就会是一周,直到有一天,如果早上心里有事中午吃顿好吃的下午就没有事了,如果下午有事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就天高云淡了。相信我,我对此非常有经验。

人的成熟,也是一个调控自己情绪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