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状耳做完修复手术后还会反弹吗?

余文林医生 发布于2024-11-29 14:35 阅读量31

本文由余文林原创

杯状耳是一种一先天性耳部畸形,主要表现在耳廓上半部,患侧的耳轮紧缩,耳轮及耳廓软骨卷曲和粘着。耳轮脚向下移位,对耳轮及其后脚扁平消失,耳舟变宽,耳轮缘弯向耳甲艇,耳廓呈杯状,甚至严重的耳廓卷曲几乎成管状。

这种与众不同的外形,使得许多患者及家属产生手术矫正的意愿,在寻求通过手术方式矫正时,对于矫正手术的维持时间、效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弹等问题充满担忧。但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手术通常是在耳廓背面,距离耳轮缘约1厘米处进行切口。通过分离皮肤与软骨,医生能够充分暴露并矫正卷曲的耳廓软骨。随后,将软骨适当放置于耳舟的后内侧方,并用细线进行缝合固定。最后,缝合表层皮肤切口即可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通常能够看到显著的改善效果,卷曲的耳轮得到舒展,耳廓长度增加,外形逐渐趋于正常。至于术后反弹问题,虽然存在,但并非普遍现象。出现反弹的原因主要包括术中缝合不到位、恢复期间撞击、挤压到术区导致耳廓变形、缝线断裂等。

因此,在术后早期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压迫到耳朵,保持良好的固定,以防止耳廓上部软骨变形,这样才可以使手术效果长期维持。

相关疾病: